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最大的梳颌翼龙类成员朱氏莫干翼龙再研究
    高殿松, 蒋顺兴, 徐莉, 程心, 杨丽丽, 贾松海, 汪筱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3): 197-21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111
    摘要1666)   HTML2028)    PDF(pc) (3373KB)(1224)    收藏

    朱氏莫干翼龙(Moganopterus zhuiana)由吕君昌等于2012年建立,并将其归入北方翼龙科(Boreopteridae), 这一分类在发表后不久就受到了不同研究者的质疑。之后,尽管关于莫干翼龙归入梳颌翼龙科(Ctenochasmatidae)的观点已被大部分翼龙研究者所接受,但是很多特征还需要详细的描述。通过对朱氏莫干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详细观察,对一些较为模糊的特征进行了重新确认。将其鉴定特征修改为:一种大型的梳颌翼龙类成员,具有一个与其他成员不同的自有裔征——一长棍状额骨嵴向后背侧延伸,并与头骨腹面形成15°夹角。同时莫干翼龙还具有以下的特征组合可以区别于其他梳颌翼龙类成员:平直的上下颌咬合面;低矮的前上颌骨嵴位于鼻眶前孔之前;吻端约占头骨长度的2/3; 鼻眶前孔占头骨长度略大于20%; 100枚细长的牙齿;中部颈椎的长宽比约为7。依据梳颌翼龙类翼展和头骨长度的线性关系,重新推测了莫干翼龙的翼展。新的推测结果证实,虽然比最初推测的小了很多,但莫干翼龙仍然是已知的个体最大的梳颌翼龙类成员。对比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梳颌翼龙类,这一种类的体型大致存在一个增大的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鬣狗科一新属新种
    Henry GALIANO, 曾志杰, Nikos SOLOUNIAS, 王晓鸣, 邱占祥, Stuart C. WHITE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2): 81-116.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025
    摘要1568)   HTML608)    PDF(pc) (6865KB)(826)    收藏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的起源演化缺乏清楚的认知。描述了鬣狗科化石一新属甘肃鬣狗(Gansuyaena), 并讨论其对于土狼起源的重要指示。所记述的标本为从海外收回的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材料,包括两件破损头骨和下颌。基于甘肃鬣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Proteles, Mesoviverrops, PlioviverropsGansuyaena组成一个相对原始的鬣狗类群,即土狼亚科(Protelinae)。而且,新的形态证据支持土狼亚科在形态粗壮的鬣狗亚科出现之前就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支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云南曲靖下泥盆统最大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再描述
    孟馨媛, 朱敏, 盖志琨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257-27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727
    摘要1504)   HTML3154)    PDF(pc) (5428KB)(1178)    收藏

    基于在云南曲靖西山村组两个不同产地发现的新材料,对最大的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Nochelaspis maeandrine )进行了再描述。憨鱼属(Nochelaspis )与同一层位产出的云南盔甲鱼属(Yunnanogaleaspis )最为相似,但与后者明显不同的是,憨鱼属具有裂隙形的中背孔(长与宽之比大于6), 更强壮的内角,粗大的星状纹饰,以及具锯齿的中背孔和头甲边缘。漫游憨鱼的新材料提供了头甲腹面的关键形态学信息:口鳃窗被一个大的外骨骼腹片覆盖,该腹片上装饰着致密细小的瘤点,边缘排列有6对独立的圆形大鳃孔,这些鳃孔由腹片和腹环共同形成。盔甲鱼类的这种情况明显不同于骨甲鱼类,后者的口鳃窗被许多小嵌片或大一些的膜质小骨片覆盖,鳃孔呈裂隙状,并被小皮瓣覆盖,类似于现生的板鳃类。盔甲鱼类和骨甲鱼类的鳃孔与现生的鳐类一样,都开口于腹面,指示它们均为底栖鱼类,生活在具泥沙质基底的安静滨海环境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新发现的长吻型离龙(双孔亚纲:离龙目)幼年个体——袖珍蒙山龙,兼论新离龙类的个体发育
    袁梦, 李大庆, Daniel T. KSEPKA, 易鸿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3): 213-22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607
    摘要1368)   HTML2633)    PDF(pc) (2300KB)(1259)    收藏

    离龙是一类生活在中侏罗世至中新世的半水生掠食性动物。白垩纪早期,部分离龙类演化为与现生鳄鱼形态类似的大型长吻爬行动物,称为新离龙类。报道了来自山东省下白垩统蒙阴组的一长吻型离龙新种——袖珍蒙山龙(Mengshanosaurus minimus), 正型标本头骨全长仅35 mm,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新离龙类个体。根据未完全骨化的颅腔和额骨-顶骨间尚存未愈合的圆孔,推测蒙山龙正型标本为一幼年个体。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蒙山龙属于新离龙类,具有单个外鼻孔,单一鼻骨和下颞孔开放等新离龙类的共有衍征。在新离龙类内部,蒙山龙分类位置较为基干,为伊克昭龙属(Ikechosaurus)、车尔龙属(Tchoiria)、西莫多龙属(Simoedosaurus)和鳄龙属(Champsosaurus)组成的支系的姐妹群。蒙山龙区别于其他新离龙类的特征包括泪孔位于前额骨与泪骨之间,以及增大的腭面齿(宽度超过上颌齿的1/3)。蒙山龙具有长吻和紧密排列的尖利牙齿,推测离龙类幼体与现生鳄类幼体食性类似,以水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现生鳄类在发育过程中,吻部的形态常发生改变,牙齿也会从尖细的形状转向圆钝;而蒙山龙的吻部和牙齿的形态与已知大体型的成体新离龙类没有明显区别,这说明相较于现生鳄类,新离龙类在发育过程中生态位的变化并不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柴达木盆地上新世伍氏献文鱼(Cyprinidae: Schizothoracinae)形态学再研究
    毕黛冉, 吴飞翔, 王宁, 张弥曼, 房庚雨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1): 1-2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026
    摘要1186)   HTML128)    PDF(pc) (9216KB)(763)    收藏

    柴达木盆地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环境和动物演化历史的一个关键区域。为了适应上新世时期柴达木盆地环境的干旱化,化石裂腹鱼类伍氏献文鱼(Hsianwenia wui)演化出了异常粗大的骨骼。然而,人们对于这种骨骼增粗现象(pachyostosis)的性质仍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特征及其生理学机制,对伍氏献文鱼进行了详尽的形态解剖学工作,并识别出了一些新的信息:脑腔前部分叉的嗅束通道、韦伯氏器上发达的第3髓上骨、第5尾前椎支持众多尾鳍短鳍条以及第2尾前椎上一个附加的髓弓(棘)。此外,发现献文鱼骨骼的增粗存在差异性:该现象仅见于内骨骼,外骨骼(膜质骨)一般未见增粗;在成组增粗的内骨骼(如肌间骨:上髓弓小骨和上肋小骨)中,腹侧骨骼较背侧增粗更为明显。伍氏献文鱼匙骨后缘有一个显著而独特的位于胸鳍上方的“肩突”(humeral process), 对比现生鲤科鱼类咀嚼活动中相关肌肉和骨骼的联动关系,认为这个“肩突”的出现与伍氏献文鱼咽颌骨骼(第五角鳃骨)增粗以及研磨坚硬的食物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鳍龙类Nothosaurus一新种
    尚庆华, 李淳, 王维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4): 249-270.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524
    摘要1153)   HTML461)    PDF(pc) (4805KB)(775)    收藏

    根据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的一件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建立和描述了始鳍龙类幻龙科幻龙属的一个新种——罗平幻龙(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 nov.)。该骨架包括完整的与上下颌紧密咬合的头骨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骼,头后部分包括全部的颈椎、大部分背椎,前两个尾椎以及大部分的肩带、腰带骨骼以及四肢骨骼。新标本具有长而扁的头骨,颞孔较大,顶孔相对靠后,上颌骨发育獠齿型齿,上枕骨封闭并呈水平展布,这些特征指示该骨架属于鳍龙类的幻龙类。而头骨上颌齿列的后伸超过上颞孔前缘的水平位置,上颞孔的长度是眼眶长的两倍多等特征指示它具有更多的幻龙属(Nothosaurus)近裔共性。与欧龙属(Lariosaurus)相对比,新标本的肩带和四肢结构也具有幻龙属特征,如:锁骨前外侧角显著扩张,弯曲的肱骨前缘具有平直的轴前角,肱骨有明显的三角胸嵴,手部不具有多指节现象,脊椎无肿骨现象等。另一方面,该骨架的头后骨骼也显示一些之前曾主要发现于欧龙属的头后骨骼特征,如:骨化的腕骨数目超过3枚,具四节或更多的荐椎,间锁骨后缘平直、不发育后突。这些头后骨骼特征已经不能再用来区别欧龙属和幻龙属。罗平幻龙以下面这些衍生特征与其他幻龙属种区别,包括:轭骨前部进入眼眶,两鼻骨分离,额骨后端分叉,第IV、V趾长且长度相等,爪趾骨显著膨大。系统发育分析支持新种属于Nothosaurus, 它和羊圈幻龙(N. yangjuanensis)互为姊妹群,同时Nothosaurus是单系类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滇东曲靖地区早泥盆世真盔甲鱼科一新属种
    孙浩然, 盖志琨, 蔡家琛, 李强, 朱敏, 赵文金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3): 169-183.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412
    摘要1151)   HTML578)    PDF(pc) (5006KB)(708)    收藏

    记述了采自云南曲靖下泥盆统西屯组中的真盔甲鱼科一新属种——硕大西屯鱼(Xitunaspis magnus gen. et sp. nov.)。新属具有真盔甲鱼科的典型特征,包括一个纵长裂隙状的中背孔、没有内角、发达的中背管以及只有3对从侧背管上伸出的侧横管等,但其具有大而厚的头甲以及更原始的感觉管系统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真盔甲鱼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西屯鱼属(Xitunaspis)与盾鱼属 (Dunyu)和真盔甲鱼属(Eugaleaspis)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真盔甲鱼科支系(Eugaleaspidae Liu, 1965), 并且三者之间西屯鱼与盾鱼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作为曲靖地区下泥盆统西屯组中确凿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西屯鱼的发现加深了对真盔甲鱼类形态学及真盔甲鱼目乃至盔甲鱼亚纲中感觉管系统演化的认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Vayu, 一种三维表面模型编辑与处理新工具
    卢静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71-80.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1020
    摘要1126)   HTML313)    PDF(pc) (2788KB)(1050)    收藏

    Vayu 1.0, 一个专门用于处理三维表面模型的新的免费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古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考古学等多种领域的三维表面模型的可视化乃至虚拟空间交互等方向的研究。Vayu 1.0提供了一整套针对三维表面模型的编辑、渲染、标注、分析等可视化工具,同时自带VR模式以及快捷的动画制作方法。详细介绍了Vayu 1.0版本和基本操作方法,对于未来古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数字可视化方向的探索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云贵地区中三叠世近鲱形类贵州中华真颌鱼(Sinoeugnathus kueichowensis)的分类学修订
    冯东昊, 徐光辉, 马昕莹, 任艺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3): 161-18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703
    摘要1110)   HTML485)    PDF(pc) (51651KB)(415)    收藏

    小型近鲱形类(Halecomorphi)贵州中华真颌鱼(Sinoeugnathus kueichowensis)发现于中国云贵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海相地层中,曾被归入弓鳍鱼目(Amiiformes)真颌鱼科(Eugnathidae)。基于模式标本和15块新标本的详细观察,对该属种进行了重新描述和分类学修订。对这些标本的研究揭示了该属种在早前研究中一些未被描述或识别错误的形态特征,包括斧状的眶前骨,两个宽大的次眶骨,上颌骨具有感觉管和三对额外肩胛骨。首次将中华真颌鱼纳入近鲱形类分支系统学研究中;结果显示,中华真颌鱼与云南罗平安尼期的复兴鱼(Subortichthys)构成姐妹群,两者与欧洲圣乔治山地区拉丁期的Allolepidotus和始真颌鱼(Eoeugnathus)一起组成预言鱼目(Ionoscopiformes)底部的一个单系群(命名为复兴鱼科)。中华真颌鱼的分类学修订为了解预言鱼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古地理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乳齿象类的命名与中文译法及分类学问题讨论
    王世骐, 李春晓, 张晓晓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295-33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728
    摘要919)   HTML253)    PDF(pc) (864KB)(830)    收藏

    乳齿象类是长鼻类演化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奠定了长鼻类各冠群演化的基本格局。乳齿象类的研究有400多年的历史,分类和命名经过多次修订改动,乳齿象类的演化脉络完全体现在乳齿象命名历史之中。从词源学角度考证乳齿象类各类群的命名来源,整理了175条乳齿象类的中文译名(绝大多数为有效分类名), 包括12个属以上分类群,46个属,117个种,涵盖了乳齿象类几乎全部的种属。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乳齿象类的演化脉络,提出乳齿象类分类和命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乳齿象类的头骨和下颌的演化在各支系中都是连续的,体现出了相近的平行演化趋势,而颊齿的形态特征虽然区别不明显,但在各支系中相对稳定。豕棱齿象科(Choerolophodontidae)是乳齿象类中最稳健的单系群,其中厚棱象(Synconolophus )可能是有效属名;玛姆象科中,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和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 )可能都是有效的,但不一定是美洲乳齿象(Mammut americanum )的直接祖先;铲齿象科(Amebelodontidae)中达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danovi )与格氏铲齿象(P. grangeri )、赵氏隐门齿象(Aphanobelodon zhaoi )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疑问,取决于P. danovi 的下门齿断面究竟是否为齿柱状结构,而美洲的布氏柱门齿象(Konobelodon britti )可能是卢氏匙门齿象(Torynobelodon loomisi )的同物异名,亚洲归入Konobelodon 的种不一定是铲齿象类,可能应归为副四棱齿象(Paratetralophodon ); 嵌齿象科(Gomphotheriidae)中锯齿象属(Serridentinus )可能有效,它代表了嵌齿象类中一个偏轭型化的类群,向居维叶象亚科方向演化;居维叶象亚科(Cuvieroniinae)可能仅包括居维叶象(Cuvieronius )和喙嘴象(Rhynchotherium )属,而美洲其他的短颌嵌齿象类中,脊乳齿象(Stegomastodon )有可能从铲齿象科中的一支演化而来,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 )则可能与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相关;Sinomastodon 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竹棚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 (?) zhupengensis ), 原来的属型种中间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intermedius )具有早出原同名,建议以它的早出异名仙台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sendaicus )取代S. intermediu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马氏副渤海鸟(鸟翼类:反鸟类)新标本对鸟类头骨早期演化的意义
    王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2): 90-107.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217
    摘要878)   HTML714)    PDF(pc) (7158KB)(467)    收藏

    反鸟类是目前已知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类群,已有超过60个反鸟类物种在近乎所有的大洲相继被发现,其存续时间贯穿整个白垩纪。多数反鸟类以及其他早期鸟翼类的化石材料多以二维平面的形式保存,而且鸟翼类头骨的骨骼大都轻薄而不易保存为化石,这些因素对研究早期鸟类头骨的形态学特征造成很大困难。早期鸟翼类头骨化石的稀缺极大地限制了关于恐龙相对笨重和非可动性的头骨与鸟类质轻而具有可动性的头骨之间如何演化的研究。报道了一件反鸟类渤海鸟科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的新标本,并对其头骨形态进行了三维复原。研究结果显示副渤海鸟保留了原始的非鸟类恐龙所具有的颞区和腭区结构,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头骨区域在演化上相对保守,以及多数鸟翼类原始类群仍然保留了非可动性头骨这一最近提出的假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肯氏兽组合带的肯氏兽型二齿兽类
    刘俊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3): 212-24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601
    摘要850)   HTML688)    PDF(pc) (13542KB)(688)    收藏

    陕北肯氏兽(Shaanbeikannemeyeria)是二马营组下部常见的四足动物。这个属在分类学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本属是否有效,包括几个种等。自1978年以来又陆续采集到一些材料。陕北肯氏兽首现于和尚沟组顶部。描述了发现的所有陕北肯氏兽化石,厘清其鉴定特征,了解个体差异,确认其系统位置。陕北肯氏兽只包含一个有效种:戏楼沟种(S. xilougouensis), 其独有衍征包括:枕部相对腭部强烈倾斜因而头骨腹面短,前颌骨有剑尖状的后背突,齿骨背侧内缘呈背凸的刀片状,隅骨的反折翼有一独立的后腹突,15枚背椎。这一属种在头骨形态上存在个体间差异,例如枕高相对枕宽比、吻尖形态(尖或钝)、颧弓眼眶部分形状以及齿突形态。有些差异可能与个体发育有关,例如齿突和长牙的发育程度、前颌骨在颧弓上向后延伸程度、前颌骨与额骨的距离、间颞部宽度及顶骨出露程度。基于头后骨骼可以判定二马营组下部还存在第二种肯氏兽类,可能是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晚三叠世东特提斯洋龙鱼属(Saurichthys) (Actinopterygii: Saurichthyidae)的首次记录
    房庚雨, 孙元林, 季承, 吴飞翔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1-16.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1013
    摘要845)   HTML95)    PDF(pc) (8038KB)(695)    收藏

    龙鱼类具尖吻和流线型的细长体型,是中生代早期海洋鱼群中的顶级捕食者。经历晚二叠世生物大绝灭(EPME)后,龙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辐射,并于中三叠世时期在形态特征及适应策略上发展出可观的多样性。先前的化石记录显示,曾经全球广布的龙鱼类似乎自晚三叠世开始收缩至西特提斯洋。当时海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热点——东特提斯洋区中国华南晚三叠世海相地层中迄今尚无龙鱼类的记录,与此呈鲜明对照的是,该地区更低层位(如中三叠世盘县-罗平生物群和兴义生物群)的数个化石库(Lagerstätten)却保存有高度多样化的龙鱼类化石。报道了产自中国西南地区(黔西南和滇东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关岭生物群的龙鱼属(Saurichthys)一新种——饕餮龙鱼(Saurichthys taotie sp. nov.)。饕餮龙鱼体型中等,其主要特征有:下鳃盖骨(subopercle)近三角形且外侧具密集纵纹,颅顶后部纹饰较弱,吻部前端背缘发育显著的纵嵴。作为龙鱼类在晚三叠世东特提斯洋区的首次记录,饕餮龙鱼的发现说明当时这一类群的多样性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显著的下降,但它们的地理分布实际上比先前的认识广阔得多。此外,饕餮龙鱼保留了一些此前仅见于早三叠世同类的特征,为认识龙鱼类的演化和生物地理学历史带来新的思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云南中泥盆统海口组盔甲鱼类的首次发现
    孟馨媛, 朱敏, 王俊卿, 潘照晖, 盖志琨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3): 184-196.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613
    摘要837)   HTML841)    PDF(pc) (4582KB)(563)    收藏

    早埃姆斯期生物事件是中国泥盆纪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事件,对盔甲鱼类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埃姆斯期之后,具有浓厚区域性色彩的盔甲鱼类几乎灭绝,只有少数属种遗存,如发现于华南广西中泥盆统艾菲尔阶的近中显眶鱼(Clarorbis apponomedianus)以及西北宁夏上泥盆统弗拉阶的一个多鳃鱼类未定种。首次报道了产自云南省武定县海口组的第一个中泥盆世盔甲鱼——东方鱼未定种(Dongfangaspis sp.)。与宽甲鱼(Laxaspis)和多鳃鱼(Polybranchiaspis)相比,这件新标本呈现出明显的东方鱼属的特征:近圆形的头甲,内角小,腹环宽且近乎等宽,约有45对鳃囊。东方鱼具有有史以来数目最多的鳃囊,这可能帮助它们在早、中埃姆斯期生物事件中幸存下来。这一新发现也是第二个中泥盆世盔甲鱼类化石记录,并将东方鱼属的生存时代从早泥盆世布拉格期扩展到了中泥盆世艾菲尔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于CT数据的副云南鱼腰带部位形态再研究
    朱幼安, 王雅婧, 瞿清明, 卢静, 朱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2): 81-89.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1126
    摘要828)   HTML583)    PDF(pc) (1631KB)(589)    收藏

    腰带部位的形态,以及腹鳍在最早的有颌脊椎动物中是否存在,是解答脊椎动物附肢如何起源的关键。我国云南曲靖下泥盆统西屯组中的西屯副云南鱼(Parayunnanolepis xitunensis)过去被描述为具有外骨骼和内骨骼的腰带。基于高精度CT数据重新描述了西屯副云南鱼正型标本的腰带部位形态。结果显示副云南鱼并没有像之前描述的那样,同时保存一对大的膜质腰带和对应内骨骼腰带,而是在腰带部位拥有三对成对的膜质骨片,以及一块较大的中线膜质骨片。这些成对的膜质骨片是平坦的,位于躯体腹面,区别于其他早期有颌类拥有背侧叶的膜质腰带。目前仍没有决定性证据证明副云南鱼是否具有内骨骼腰带。比较早期有颌类各大类群中腰带部位膜质骨骼形态,可以看到腰带部位同时存在成对和中线膜质骨片这一型式在这些大类群中也有发现,可能是有颌类的祖征。有颌类在早期演化中可能将腰带部位的膜质骨片整合入不同的功能结构单元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鸵鸟化石的特异保存
    李志恒, 艾莉达, Thomas A. STIDHAM, 王敏,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3): 229-24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10309
    摘要771)   HTML198)    PDF(pc) (4397KB)(595)    收藏

    报道了来自西北地区中新世晚期临夏盆地的一件鸵鸟化石,该标本包括鸵鸟的部分颈椎以及气管,由于缺乏物种级别的鉴定特征,被暂定为鸵鸟(Struthio sp.)。新标本还保留了平齿三趾马(Hipparion platyodus)的部分头骨。利用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该鸵鸟骨骼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探讨临夏鸵鸟的埋藏条件和古气候背景。在鸵鸟化石的一个脱矿化的骨碎片中发现了软组织(内源性血管和红细胞的化石残留)。同时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成像显示,化石组织切片中存在显著的细菌改变(骨侵蚀现象)。这是中新世临夏盆地脊椎动物遗体中软组织的首次报道。通过相关的地质和沉积学证据与新的古生物数据相结合,认为季风气候可能是造成鸟类化石早期埋葬期间微生物侵蚀的原因,接下来延续了8 Ma左右的盆地剧烈的干旱化作用,导致了微生物活动的停止,并进一步导致了成岩作用后期孔隙方解石的沉淀。这项工作显示出跨学科(包括形态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软组织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中国西北临夏盆地柳树组的中新世晚期的动物群更替、气候和分子保存。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从新的古生物学及今生物学资料看羽毛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徐 星,郭 昱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9, 47 (4): 311-329.  
    摘要771)      PDF(pc) (5172KB)(772)    收藏
    近年来关于羽毛和羽状皮肤衍生物的研究极大促进了我们对羽毛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理解。结合最新的古生物学与今生物学资料,对一些保存了皮肤衍生物的非鸟恐龙标本进行观察研究,为这个重要的进化问题提供了新见解。推测羽毛的演化在鸟类起源之前就以下列顺序完成了5个主要的形态发生事件:1) 丝状和管状结构的出现;2) 羽囊及羽枝脊形成;3) 羽轴的发生;4) 羽平面的形成;5) 羽状羽小支的产生。这些演化事件形成了多种曾存在于各类非鸟初龙类中的羽毛形态,但这些形态在鸟类演化过程中可能退化或丢失了;这些演化事件也产生了一些近似现代羽毛或者与现代羽毛完全相同的羽毛形态。非鸟恐龙身上的羽毛有一些现代羽毛具有的独特特征,但也有一些现生鸟羽没有的特征。尽管一些基于发育学资料建立的有关鸟类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模型推测羽毛的起源是一个全新的演化事件,与爬行动物的鳞片无关,我们认为用来定义现代鸟羽的特征应该是逐步演化产生的,而不是突然出现。因此,对于羽毛演化而言,一个兼具逐步变化与完全创新的模型较为合理。从目前的证据推断,最早的羽毛既不是用来飞行也不是用来保暖,各种其他假说皆有可能,其中包括展示或者散热假说。展开整合性的研究有望为羽毛的起源问题提供更多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孔子鸟目(鸟类:尾综骨类)的分类厘定
    王敏, 邹晶梅, 周忠和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9, 57 (1): 1-37.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80530
    摘要771)   HTML11)    PDF(pc) (10304KB)(246)    收藏

    孔子鸟目是早白垩世鸟类中具有角质喙和尾综骨的最原始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过去近20年的研究历史中,千余件孔子鸟类标本被发现,其数目多过其他中生代鸟类和非鸟类恐龙。目前,共计4个属,10个种被先后归入到孔子鸟目中,然而这些属种的分类位置是否有效尚不清楚。通过对已发表的所有孔子鸟类属种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证实了其中多数属种的鉴定特征有误,这些特征或受保存的影响,或代表了种内和个体发育的变化,亦或广泛分布在孔子鸟类或基干鸟类中,而并不能成为这些属种建属或建种的依据。认为此前命名的孙氏孔子鸟、费氏孔子鸟、义县锦州鸟、张吉营锦州鸟和建昌孔子鸟均属于圣贤孔子鸟的同物异名;而川州孔子鸟未保存确切的鉴定特征而难以和其他孔子鸟类相区别,暂将其归入孔子鸟科未定种。至此,对所有已报道的孔子鸟目的分类厘定认为,目前孔子鸟目共包括1科、3属、4种,分别是圣贤孔子鸟、杜氏孔子鸟、横道子长城鸟和郑氏始孔子鸟,并对这些属种各自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修正。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义县组上部一件无齿翼龙超科前肢及对金刚山义县翼龙的修订
    蒋顺兴, 张鑫俊, 程心, 汪筱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81-9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124
    摘要768)   HTML136)    PDF(pc) (2880KB)(685)    收藏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都发现于义县组和九佛堂组。金刚山层位于义县组上部,已经报道的翼龙包括最早发现的两件翼龙胚胎,两件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以及一件存疑的金刚山义县翼龙。对这一层位发现的一件前肢标本进行了描述,并确定其属于无齿翼龙超科。对现存于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金刚山义县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了观察,并修订其鉴定特征。无齿翼龙超科成员具有独有的特征组合为:牙齿垂直于咬合面,呈三角形且唇舌向扁,前两对更长更细;第二翼指骨长度约为第一翼指骨的93%。在热河生物群中,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主要发现于义县组,而古神翼龙超科主要发现于九佛堂组。包括这件新标本和金刚山义县翼龙在内的无齿翼龙超科在九佛堂组发现的略多于义县组,这与之前认为的翼龙分布情况不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眼齿鸟再分析显示其蜥蜴属性
    李志恒, 王维, 胡晗, 王敏, 易鸿宇, 卢静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95-105.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020
    摘要766)   HTML129)    PDF(pc) (3560KB)(1087)    收藏

    最近在白垩纪晚期缅甸琥珀中报道了一件小型头骨化石,原论文作者将其鉴定为一蜂鸟大小的鸟翼类(Avialae)恐龙,并命名为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基于这件标本,原论文提出了中生代恐龙(包括鸟翼类)体型演化和生态类型的种种假设。但原论文的插图和描述均显示这件头骨呈现出多个鳞龙类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这些特征很少在主龙类中出现。原论文先验地将标本鉴定为鸟翼类,继而进行仅包括鸟翼类作为内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该分析的取样过于局限,不能对其系统位置归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对宽娅眼齿鸟正型标本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原始数据重新进行了重建、渲染和分析,结果揭示了多个新的头骨形态学特征,包括侧生齿、开放的下颞孔以及头骨腭面着生有腭齿等,这些均为典型的鳞龙类/有鳞类特征,不支持其主龙类,遑论鸟翼类的系统位置归属。基于上述新的形态学发现,使用一双孔类(Diapsida)形态特征矩阵重新分析了眼齿鸟的系统演化位置。数据矩阵的分类单元涵盖了蜥蜴、鸟类和鳞龙形类与主龙形类中的主要支系。分析所得的严格合意树明确了眼齿鸟属于鳞龙形类中的有鳞类。因此,宽娅眼齿鸟的正型标本显示了足够丰富的形态学信息,完全能够指示眼齿鸟的系统分类位置应为有鳞类,而不是鸟翼类或非鸟恐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陕西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一离片椎类牙齿化石
    武瑞, 涂黎, 韩凤禄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1): 54-5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810
    摘要743)   HTML101)    PDF(pc) (1117KB)(532)    收藏

    陕西省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中三叠统铜川组发现一枚牙齿化石。该枚牙齿具有如下特征:牙齿细长,外形呈圆锥形,齿冠基部横截面为圆形,齿冠整体较直,沿长轴稍微向后缘弯曲,齿冠表面无齿脊和锯齿分布,发育纵向延伸的沟槽状纹饰。通过与鳄型类、蛇颈龙类和离片椎类的牙齿比较,该标本可以归入离片椎类。这枚牙齿化石为这一类群在中三叠统铜川组的首次发现,代表了离片椎类在华北板块最晚的化石记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中国北方一晚三叠世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
    石雨泰, 陈建业, 刘俊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17-25.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818
    摘要725)   HTML92)    PDF(pc) (1750KB)(794)    收藏

    中国北方还没有发现过确凿无疑的晚三叠世的四足动物化石。报道了河南省济源市的一个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柿沟)。化石产自晚三叠世谭庄组。目前采集到的标本大部分可以归入离片椎类,并显示出与乳齿鲵(Mastodonsaurus)的高度相似性。之前,乳齿鲵只在欧洲有记录。因此这一发现表明乳齿鲵这一支系在晚三叠世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与东亚地区。一块疑似腰带化石指示还有另一类四足动物共存。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晚三叠世四足动物实体化石记录的一个空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甘肃庆阳晚中新世板齿犀类的骰骨材料及其形态学意义
    张晓晓, 孙丹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1): 29-4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809
    摘要703)   HTML106)    PDF(pc) (2158KB)(609)    收藏

    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庆阳晚中新世地层的犀牛的骰骨标本,尺寸巨大,超过泥河湾高加索板齿犀(Elasmotherium caucasicum)的平均值。庆阳标本的形态与板齿犀族其他标本相同,很可能属于大型板齿犀类的中华板齿犀。与现生犀牛相比,其骨体与结节的组合形式具有功能上的意义,骨体平面和结节主轴之间的夹角暗示着板齿犀类所占据的生态类型。通过骰骨的形态分析推测,中华板齿犀和更进步的板齿犀类生活在以森林为主的环境,这与之前关于板齿犀类生活环境的推断不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翼鳕属一新种及早期辐鳍鱼类系统发育关系
    任艺, 徐光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3): 169-199.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518
    摘要699)   HTML71)    PDF(pc) (11663KB)(432)    收藏

    辐鳍鱼亚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包括腕鳍鱼次亚纲、辐鳍鱼次亚纲(包括软骨硬鳞类和新鳍鱼类)和亲缘关系密切的化石类群。已灭绝的翼鳕属(Pteronisculus)是隶属于辐鳍鱼亚纲的一个干群,包括产于马达加斯加、欧洲和北美下三叠统的11个种和中国中三叠统的一个种。根据滇东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海相地层中发现的5块保存完好的化石,命名翼鳕属一新种,张氏翼鳕(Pteronisculus changae sp. nov.)。这是翼鳕属在中三叠世的第二个确切种,最大体长达295 mm, 代表了罗平生物群中已知体型最大的辐鳍鱼亚纲干群物种。新种具有翼鳕属的独特衍征,泪骨具有牙齿,但它又有明显区别于本属其他种的自近裔特征,如间颞骨中部有一个内突起,21根上神经骨,83列侧线鳞。分支分析结果为早期辐鳍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认为翼鳕属是Cyranorhis的姐妹群。根据体型和口缘牙齿等特征推测张氏翼鳕是一个快速游动的捕食者,以浮游无脊椎动物和体型较小的鱼类或鱼类幼体为食。作为翼鳕属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张氏翼鳕的发现进一步表明翼鳕的多样性比我们过去认识的要高,古特提斯洋东缘可能是该属在中三叠世早期的避难所。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亚洲最古老鸽子(Columbidae)物种有效性再检验:北京周口店早更新世丛氏原鸽(Columba congi)
    沈韦, Thomas A. STIDHAM, 李志恒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3): 245-256.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10304
    摘要657)   HTML85)    PDF(pc) (716KB)(655)    收藏

    丛氏原鸽(Columba congi)出土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早更新世第12地点(~1.7 Ma)。丛氏原鸽共出土11件骨骼碎片,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仅遗存4件肱骨标本,且遗存标本的形态学特征并不支持最初的物种鉴定特征。对遗存的4件肱骨标本进行了重新描述和对比,其肱骨气窝腹侧外缘平直和背髁上突位于肱骨更远端的位置这两个特征或为作为灭绝鸽类物种的丛氏原鸽提供稳定的识别特征。丛氏原鸽是亚洲地区已知最古老的鸽属化石,推测其生存于温暖且潮湿的森林环境。对丛氏原鸽的研究或能为解决鸽属物种的古生物地理分布以及目前广泛分布的原鸽的起源等问题提供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现生鸟类和孔子鸟(Confuciusornis)叉骨软骨的研究:初步分析以及对中生代鸟类飞行方式的启示
    吴倩, 邹晶梅, 李志恒, 艾莉达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106-12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222
    摘要652)   HTML82)    PDF(pc) (2620KB)(758)    收藏

    飞行的早期演化是古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生鸟类演化出多种不同飞行方式,然而对中生代鸟类飞行方式的研究亟需寻找具有指示意义的指标。骨骼与关节组织尤其是乌喙骨-叉骨关节是实现鸟类飞行功能的重要组成,因此其关节的组织形态可能有助于反映现生鸟类的飞行方式。鸟类膜质骨中的次级软骨受到表观遗传的重要影响,只能在关节受到肌肉运动刺激的情况下形成,因此能够反映鸟类关节的形成力学环境;对三种不同飞行方式的现生鸟类(珠颈斑鸠、树麻雀和普通楼燕), 以及热河生物群中最为常见的古鸟类之一孔子鸟(Confuciusornis)的叉骨乌喙骨关节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显示在所有三种现生鸟类中,叉骨与乌喙骨之间均存在可动关节,并且在叉骨上存在次级软骨。而孔子鸟的叉骨上也存在次级软骨,这是次级软骨组织在中生代鸟类叉骨化石中的首次报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现生鸟类物种的次级软骨组织形态存在差异,还需更多数据建立相关形态功能关系以便用于帮助推断中生代鸟类的飞行方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刘金毅, 张颖奇, 迟振卿, 王永, 杨劲松, 郑绍华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4): 278-323.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209
    摘要637)   HTML238)    PDF(pc) (6561KB)(3186)    收藏

    目前对于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年代学认识还存在分歧,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与基于磁性地层学的年代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矛盾。生物地层学对比表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峡谷地带与壶流河下游两岸出露的风成红粘土、含砂砾石河湖相红粘土与沼泽相砂质粘土属上上新统;而磁性地层学研究一般将其归为下更新统。记述了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由丁氏貉Nyctereutes tingi, 中华貉N. sinensis, 比利牛斯硕鬣狗Pachycrocuta pyrenaica, 锯齿虎属(未定种) Homotherium sp., 贺风(近)三趾马Hipparion (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 额鼻角犀属(未定种) Dicerorhinus sp., 麂属(未定种) Muntiacus sp.,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 步氏羚羊Gazella blacki, 副驼属(未定种) Paracamelus sp.等9属10种构成。这个动物群的组成与经典的泥河湾早更新世动物群显著不同,是泥河湾盆地内上上新统存在的新证据。在系统记述的基础上,对叶沟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的时代和组成进行了讨论,并对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与早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群的组合特征进行了归纳,以期对今后泥河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江西上高石笋蛋类恐龙蛋的发现
    方开永, 刘清华, 王强, 朱旭峰, 邓里, 刘遇春, 文军, 汪筱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1): 69-7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222
    摘要615)   HTML69)    PDF(pc) (13410KB)(421)    收藏

    记述了江西省上高县发现的一窝不完整蛋窝的恐龙蛋。根据恐龙蛋宏观形态和蛋壳显微结构特征将其归入石嘴湾珊瑚蛋(Coralloidoolithus shizuiwanensis)。该窝恐龙蛋为近圆形球体,平均长径11.8 cm, 平均赤道直径9.8 cm, 蛋壳厚度可达2.5 mm; 蛋壳由锥体层与柱状层组成,锥体层较薄,柱状层可分为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发育致密的水平生长纹,中间层结构松散,含有大量暗色物质,中间层和外层发育次生壳单元。依据新标本的观察,明确珊瑚蛋属在石笋蛋科中以柱状层中间层结构松散为主要分类特征。上高新标本的发现,丰富了石嘴湾珊瑚蛋的古地理分布,同时也为上高地区晚白垩世含恐龙蛋红层的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内蒙古韩家营玄武岩夹层中三趾马动物群化石
    王倩, 刘艳, 王李花, 傅明楷, 张兆群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125-137.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10323
    摘要612)   HTML82)    PDF(pc) (3422KB)(600)    收藏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韩家营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夹在两层玄武岩之间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通过K-Ar同位素测年,确定了上、下两层玄武岩的年代分别为6.8和7.2 Ma。与中国北方其他三趾马动物群相比,韩家营三趾马动物群与山西保德、内蒙古四子王旗以及甘肃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非常相似。保德第43、44、49地点与韩家营的动物群组成类似,表明这几个地点的时代约为7.0 Ma而不是5.5 Ma。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地点与韩家营的化石类群也十分相像,证实了该动物群年龄约为7 Ma。对比甘肃临夏盆地的动物群,柳树组上部的杨家山三趾马动物群与韩家营的更接近。韩家营动物群的组成和牙齿结构表明其属于中国晚中新世的西部生物区系Gazella dorcadoides动物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陕西嵌齿象与同心铲齿象同物异名考及铲齿象属一新种
    王世骐, 李春晓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2): 117-133.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402
    摘要590)   HTML197)    PDF(pc) (10602KB)(357)    收藏

    铲齿象(Platybelodon)在中国北方中中新世的长鼻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对其头骨和颊齿形态学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与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的区别并没有仔细研究。重新研究了之前被鉴定为陕西嵌齿象(Gomphotherium shensiense)的一件较为完整的头骨。这件标本上牙无釉质带,吻部窄长,面部位置靠前且伸长,有一个很大的“鼻前斜坡”。这些形态特征不同于已知任何嵌齿象的头骨,但与铲齿象的原始类群,如同心铲齿象(P. tongxinensis)和达氏铲齿象(P. danovi)相吻合;臼齿也和同心铲齿象正型标本M3一样,具有四脊,齿脊间距离较宽,外轮廓弯曲,有白垩质型齿发育的倾向。据以上特征,将陕西嵌齿象归为同心铲齿象,两者为同物异名。另外,还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察队在中国通古尔地区采集的一批格氏铲齿象(P. grangeri)材料中鉴定出一个新种四脊铲齿象(Platybelodon tetralophus sp. nov.)。不同于格氏铲齿象和其他的种,四脊铲齿象的M2和m2有4个齿脊,是铲齿象中最进步的种;它只在通古尔组的最上部层位出现,即属于铁木钦(Tamuqin)动物群的Platybelodon Quarry地点和Wolf Camp Quarry地点。本研究工作是对中国铲齿象属的全面修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云南中三叠世一恐头龙科小型主龙型类
    王维, 雷洪, 李淳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4, 62 (1): 13-3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1013
    摘要590)   HTML26)    PDF(pc) (7822KB)(539)    收藏

    现在的中国南方地区在三叠纪时期曾位于特提斯洋东部。在该区域产出的众多海生爬行动物中,恐头龙(Dinocephalosaurus)的形态特化,颈部极度增长,可与时代略晚的长颈龙(Tanystropheus)相比拟。这两种爬行动物分别归属于恐头龙科(Dinocephalosauridae)和长颈龙科(Tanystropheidae), 而这两个科的成员加之另外一些基干物种代表了主龙型类(Archosauromorpha)中一系列早期分异出的支系。报道一件产自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世安尼期地层的主龙型类成年个体新标本IVPP V18579, 与目前已知的早期主龙型类成员相比,该标本显示出与恐头龙属一致但区别于其他属种的特征,主要包括前颌骨发育有超过外鼻孔后缘的较长后背侧突,方骨前后向较宽大且具有后边缘的凹缺,大部分尾椎上的人字骨带有远端前后向的延展。然而,新标本体型明显小于恐头龙,且显示出与恐头龙属和梳齿龙属(另一恐头龙科成员)不同的鉴别特征,例如吻部窄长、牙齿短锥状且异齿性弱、枢椎和前部颈椎的神经棘显著更高等。基于最新的用于早期主龙型类系统发育分析的特征矩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V18579代表一个新的恐头龙科成员,在恐头龙科中与恐头龙属互为姊妹群关系。于是基于V18579建立了一新属新种:玲珑南蛇龙(Austronaga minuta), 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特征描述,并讨论了它可能具有的水生适应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山东莱阳厚皮圆形蛋碎蛋壳的修订
    张蜀康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1): 59-6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021
    摘要587)   HTML45)    PDF(pc) (3635KB)(496)    收藏

    1958年在山东莱阳赵疃村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恐龙蛋化石。尽管只发现了一枚较大的蛋壳碎片,但其极大的厚度表明它是一个新的蛋种。研究者根据蛋壳径切面的显微结构将它归入圆形蛋科的圆形蛋属并命名为厚皮圆形蛋。然而,与新近报道的产自中国浙江省和日本山口县的多裂隙蛋属的弦切面结构进行对比发现,它们都具有大致平行并且呈波浪状的裂隙。因此将产自莱阳的这块蛋壳碎片重新归入东阳蛋科的多裂隙蛋属,并讨论了东阳蛋类近蛋壳内表面的致密层以及东阳蛋类的时空分布情况。同时,产自辽宁昌图的厚皮圆形蛋的归入标本成为新修订的泉头圆形蛋的正型标本。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犀科化石新材料
    董为, 白炜鹏, 张立民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273-294.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715
    摘要585)   HTML79)    PDF(pc) (3880KB)(495)    收藏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 )和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 ), 可能还存在过第三个种。由于标本保存状况不理想,暂时鉴定为梅氏犀相似种(Stephanorhinus cf. S. kirchbergensis )。虽然后者的形态大小与梅氏犀最接近,但和泥河湾披毛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种之一的种内变异类型。同样,产于下沙沟地点被德日进和皮维托鉴定为有疑问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也可能是梅氏犀或泥河湾披毛犀的种内变异类型。迄今为止在广义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早更新世犀类有两个确定的种和两个不确定的种。出土裴氏板齿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山神庙咀、大黑沟及辛窑子沟;出土泥河湾披毛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大南沟、东谷坨、山神庙咀及辛窑子沟。有疑问的中国犀仅出现在下沙沟,梅氏犀相似种仅出现在辛窑子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尾羽龙(Caudipteryx)的新材料及其重要骨骼特征的补充和修订
    周忠和, 汪筱林, 张福成, 徐星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0, 38 (04): 241-254.  
    摘要585)      PDF(pc) (1793KB)(420)    收藏
    Two nearly complete specimens of Caudipteryx preserved a lot more new information about its skeletal anatomy. It has some unexpected bird characters such as the manual digital format of “2-3-2” as in advanced birds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recognized “2-3-4” as in Archaeopteryx, Confuciusornis and most theropods, the ungula of the third manual digit is lost; in the skull the nasal opening is larger than the antorbital fenestra, the tail is composed of 22 unfused caudals, there exist only 9 dorsal vertebrae, there are about 12 cervical vertebrae. On the other hand, both new specimens corfirm that the pubis of Caudipteryx is antero-ventrally rather than posteriorly oriented; the fibula contacts the calcaneum; the quadratojugal contacts both the squamosal and the quadrate. The teeth of Caudipteryx are restricted to the premaxilla in all known specimens. The scapula is expanded at the distal end. The coracoid has a prominent biceps tubercle and possesses an elliptic supracoracoid foramen. Both new specimens appear to confirm that the first metatarsal articulates with the postern-medial surface of the second metatarsal and the hallux of the foot is at least partially reversed, therefore suggesting that the ancestor of Caudipteryx had probably possessed the arboreal capability. The reduction of the third manual digit in Caudipteryx also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homology of the three manual digits in birds and theropod dinosaurs although the reduction of the third digit had obviously appeared many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dinosaurs and birds. Although Caudipteryx is still accepted as a feathered dinosaur, its newly discovered remarkable bird-like characters probably indicate that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remains a debatable issue.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Hesperotherium ( 黄昏兽) ——后期爪兽一新属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2, 40 (04): 317-325.  
    摘要583)      PDF(pc) (540KB)(610)    收藏
    记述了山西天镇早更新世爪兽一新属——Hesperotherium。新属为低冠中等大小的爪兽,主要鉴别特征是:吻部极度缩短,门齿、犬齿和第一前臼齿消失,前臼齿高度退缩,上臼齿宽大于长,原尖孤立,下臼齿后齿带发育。这是爪兽科最后的代表。中国过去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的Nestoritherium ,很可能都应该归入这个新属。这个属的化石目前仅发现于中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泥河湾盆地山神庙咀遗址早更新世中-小型牛科动物化石新材料
    同号文, 张贝, 陈曦, 王晓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2): 134-16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413
    摘要563)   HTML128)    PDF(pc) (11536KB)(530)    收藏

    山神庙咀是泥河湾盆地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该遗址产出丰富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如下属种的中-小型牛科动物:翁氏转角羚羊(Spirocerus wongi), 中国羚羊(Gazella sinensis), 山东绵羊(Ovis shantungensis)和皮氏巨羊(Megalovis piveteaui); 中国羚羊是其中化石最丰富者。前两种化石主要以角心和头骨及下颌为主,此外,4个种都有掌骨和/或蹠骨发现。依据角心特征不难将有关类别鉴定到种一级,而对于牙齿及头后骨骼而言,要想确切鉴定是有一定困难的。在头后骨骼中,掌、蹠骨最值得关注,它不仅对属种鉴定有重要价值,而且对重建系统演化关系及解释古生态适应都是重要证据。修正了前人错误鉴定的泥河湾牛科动物的掌、蹠骨。山神庙咀动物群中的牛科动物以羚羊和野牛为主,表明泥河湾盆地在早更新世期间以草原环境为主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贝叶斯支端定年法推断分异时间和演化速率
    张驰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333-34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516
    摘要544)   HTML134)    PDF(pc) (829KB)(570)    收藏

    贝叶斯支端定年法是近些年开发的推断类群分异时间和演化速率的方法。它克服了传统分步计算的缺陷,但涉及的统计学知识也更多。本文从贝叶斯统计计算的角度分层剖析了支端定年法的原理和计算过程,按照分异时间的先验分布、演化速率的先验分布、特征状态变化的模型和马氏链蒙特卡罗算法几个部分,叙述并讨论了定年计算中的主要模型和算法。旨在一定程度上为古生物学家分析实际数据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记云南晋宁发现的双峭龙(Dilophosaurus)化石
    胡绍锦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3, 31 (01): 65-69.  
    摘要544)      PDF(pc) (514KB)(306)    收藏
    1987年8月,在晋宁县夕阳彝族乡木杵榔村的青龙山采到两具恐龙,一为近于完整的兽脚类的双嵴龙,另一具为原蜥脚类的云南龙(Yunnanosaurus)。它们出自早侏罗世下禄丰组。鉴于晋宁木杵榔发现的双嵴龙在中国乃至亚洲尚属首次记录,特此简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哈密南湖戈壁首次发现恐龙蛋
    王强, 邢浩, 石海涛, 方开永, 朱旭峰, 周明笑, 汪筱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4): 324-327.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801
    摘要533)   HTML31)    PDF(pc) (1500KB)(496)    收藏

    报道了新疆哈密南湖戈壁首次发现的恐龙蛋,包括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和椭圆形蛋未定种(Ovaloolithus oosp.)。这些恐龙蛋的发现不仅扩展了长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的古地理分布,而且表明南湖戈壁含蛋岩层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末期;该地层是否可与吐鲁番盆地的苏巴什组进行对比还有待进一步工作确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中国河南晚白垩世地层一枚可能属于重爪龙亚科(兽脚亚目:棘龙科)的牙齿化石
    洪大卫,徐星,王德友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0, 48 (1): 19-26.  
    摘要528)      PDF(pc) (1287KB)(537)    收藏
    中国河南省晚白垩世中段地层马家村组发现了一枚大型兽脚龙类牙齿。该牙牙体长,呈圆锥状,横断面卵圆形,沿长轴微向后缘弯曲,前后缘均有大量锯齿状突起,这些特征显示其很可能是重爪龙类牙齿。这可能代表了重爪龙类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该类恐龙在晚白垩世地层中的首现,由此表明重爪龙类在时间和地域分布上较之前研究观点更为广泛。综合棘龙科的化石形态学以及推知的生态学证据看,较之其他兽脚类,棘龙类化石记录很少,很可能意味该类动物数量确实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其过分特化的身体形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