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道德声明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4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4-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古脊椎动物学报
贵州兴义中三叠世Nothosaurus 一新种
李锦玲, 奥利维尔·瑞柏尔
2004, 43(01): 1-12.
摘要
(
)
PDF
(4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贵州兴义法郎组竹竿坡段幻龙一新种———Nothosaurus youngi sp. nov. 。新种以眶后弓窄,上颌骨和眶后骨在轭骨之后相连,外翼骨形成明显的腹向凸缘,下颌具清晰的冠状突,和夹板骨前端进入下颌缝合部等特征区别于幻龙的其他种。支序分析的结果表明N. youngi 的原始性仅次于N. juvenilis。新种N. youngi 具有Nothosaurus 中的一些原始特征,短的下颌缝合部,短的上颌齿列和窄的眶后弓,新种在法郎组竹杆坡段的发现支持含化石地层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结论。
安徽潜山古新世裂齿目一新属兼论中国古新世裂齿类
王元青, 金迅
2004, 43(01): 13-26.
摘要
(
)
PDF
(4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裂齿目一新属种,命名为潜水本爱兽(Benaius qianshuiensis gen. et sp. nov. ) 。标本产于望虎墩组下段底部,为一带犬齿和完整颊齿列的左下颌骨。新种的主要特点是:个体较小,下齿列齿式2 + ? ·1·4·3 ,i2 略有增大,p1 存在但退化成单根且侧扁,p3 无下后尖,p4 次臼齿化且无下内尖,下三角座前后压缩且下前尖退化,m3 三叶。 中国曾经记述的和被认为是裂齿类的古新世哺乳动物共有9 个属种: Lofochaius brachyod
山东早始新世五图组的一种古有蹄类Olbitherium millenariusum gen. et sp. nov.( 哺乳动物纲,“伪齿兽集目”)
童永生 王景文 孟 津
2004, 43(01): 27-38.
摘要
(
)
PDF
(3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在山东省五图盆地下始新统发现的一种“伪齿兽集目”化石:千禧福兽( Olbitherium millenariusum gen. et sp. nov. ) 。千禧福兽其颊齿形态基本上与原始奇蹄类相似,同时也具有伪齿兽类的一些特征,如m1~2 下次尖没有与下内尖直接连接的下次脊。千禧福兽的M3次尖具前、后棱,这一点似与原始的蹄兔Seggeurius 相似。因此,新种在目一级的归类有困难,暂置于McKenna (1975) 创立的“伪齿兽集目”(“Mirorder Phenacodonta”) 。千禧福
山西垣曲中始新世中期仓鼠化石
黄学诗
2004, 43(01): 39-44.
摘要
(
)
PDF
(2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在垣曲盆地郭家村火石坡地点发现的仓鼠类一新种和一个相似种———垣曲古亚鼠( Palasiomys yuanquensis sp. nov. ) 和垣曲古亚鼠相似种(Palasiomys cf . P. yuanquensis) 。新种以上臼齿前小尖不明显、m1 下前边尖与下原尖相连、个体大等特点区别于属型种锥齿古亚鼠(P. conulus) 。古亚鼠化石在火石坡的发现为垣曲盆地可能存在中始新世伊尔丁曼哈期地层提供了又一证据。
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及其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邓 涛, 王晓鸣, 倪喜军, 刘丽萍, 梁 忠
2004, 43(01): 45-66.
摘要
(
)
PDF
(6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相当发育,保存了从渐新世至全新世的连续沉积序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为划分和对比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然而,此前关于这个盆地地层层序和时代的认识有许多矛盾之处,地层命名繁复,化石证据混乱。近年来我们对临夏盆地的野外考察已理清了沉积序列,并在充分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各个岩石地层单位所对应的地质时代。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以晚渐新世的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的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和早更新世的真马动物群最为丰富。
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鼠科化石
邱铸鼎, 郑绍华, 张兆群
2004, 43(01): 67-76.
摘要
(
)
PDF
(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详细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发现的两种鼠科化石:中华原裔鼠Progonomys sinensis sp. nov. 和Muridae gen. et sp. indet. 。新种的特征是:个体通常比Progonomys cathalai Schaub, 1938 大;下臼齿的唇侧齿带和附属尖很弱;三分之二的m1 具有一很小的中间前边尖(tma) ;M1 的t1 和t3 偶见后刺,在个别的m1 中有一短的中间脊;臼齿的尺寸落入P. woelferi的变异范围,但t6~t9 间的连接没有该种那样常见,而t
新疆吉木萨尔克拉玛依组副肯氏兽一新种
刘俊
2004, 43(01): 77-80.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3 年在新疆阜康曾经发现过肯氏兽的材料 ,这批化石中有被称为“九龙壁”的一群个体。这些化石曾被归入副肯氏兽属 ,命名为短吻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 brevirostris)(孙艾玲 ,1978) 。最近依据这个种建立了一个新属 :西域肯氏兽 (Xiyukannemeyeria) ,于是新疆的肯氏兽与华北的肯氏兽就没有相同属了(刘俊、李锦玲 ,2003) 。最近又修理出了一个同样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组的肯氏兽头骨 ,经鉴定可以归入副肯氏兽属中 ,故重新确认了副肯氏兽属在新疆的存在。
广西宁明盆地第三纪鱼类化石生物地层
陈耿娇, 陈运发, 邝国敦, 朱秋平
2004, 43(01): 81-85.
摘要
(
)
PDF
(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闻公告
更多>>
(季刊 1957年创刊)
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版:《古脊椎动物学报》编辑部
主编:朱 敏
ISSN 2096-9899
CN 10-1715/Q
淘宝
微店
下载中心
更多>>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政策
参考文件格式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