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0
    基于CT数据的副云南鱼腰带部位形态再研究
    朱幼安, 王雅婧, 瞿清明, 卢静, 朱敏
    2023, 61(2):  81-89.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1126
    摘要 ( )   HTML ( )   PDF (163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腰带部位的形态,以及腹鳍在最早的有颌脊椎动物中是否存在,是解答脊椎动物附肢如何起源的关键。我国云南曲靖下泥盆统西屯组中的西屯副云南鱼(Parayunnanolepis xitunensis)过去被描述为具有外骨骼和内骨骼的腰带。基于高精度CT数据重新描述了西屯副云南鱼正型标本的腰带部位形态。结果显示副云南鱼并没有像之前描述的那样,同时保存一对大的膜质腰带和对应内骨骼腰带,而是在腰带部位拥有三对成对的膜质骨片,以及一块较大的中线膜质骨片。这些成对的膜质骨片是平坦的,位于躯体腹面,区别于其他早期有颌类拥有背侧叶的膜质腰带。目前仍没有决定性证据证明副云南鱼是否具有内骨骼腰带。比较早期有颌类各大类群中腰带部位膜质骨骼形态,可以看到腰带部位同时存在成对和中线膜质骨片这一型式在这些大类群中也有发现,可能是有颌类的祖征。有颌类在早期演化中可能将腰带部位的膜质骨片整合入不同的功能结构单元中。

    马氏副渤海鸟(鸟翼类:反鸟类)新标本对鸟类头骨早期演化的意义
    王敏
    2023, 61(2):  90-107.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217
    摘要 ( )   HTML ( )   PDF (715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鸟类是目前已知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类群,已有超过60个反鸟类物种在近乎所有的大洲相继被发现,其存续时间贯穿整个白垩纪。多数反鸟类以及其他早期鸟翼类的化石材料多以二维平面的形式保存,而且鸟翼类头骨的骨骼大都轻薄而不易保存为化石,这些因素对研究早期鸟类头骨的形态学特征造成很大困难。早期鸟翼类头骨化石的稀缺极大地限制了关于恐龙相对笨重和非可动性的头骨与鸟类质轻而具有可动性的头骨之间如何演化的研究。报道了一件反鸟类渤海鸟科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的新标本,并对其头骨形态进行了三维复原。研究结果显示副渤海鸟保留了原始的非鸟类恐龙所具有的颞区和腭区结构,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头骨区域在演化上相对保守,以及多数鸟翼类原始类群仍然保留了非可动性头骨这一最近提出的假说。

    钙化软骨中的软骨细胞比骨细胞具有更高的保存潜力?埋藏学实验初探
    艾莉达, 吴倩, 李东升, 李志恒, 周忠和
    2023, 61(2):  108-12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309
    摘要 ( )   HTML ( )   PDF (315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期,在发现于美国和中国的两例早白垩世恐龙中报道了保存有细胞核物质和生物分子的软骨细胞的存在。基于多种原因,研究人员认为,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可能保存远古细胞。通过针对影响细胞保存的最主要因素:机体死亡后细胞自溶过程的停止,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首次实验验证。以家鸭 (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为模型,比较了在不抑制自溶酶的情况下,自然埋藏60天内,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的自溶过程。埋藏后的15天内,几乎所有骨细胞均发生了自溶,而钙化软骨细胞则基本未受影响。埋藏30天后,所有骨细胞均已自溶,但一些软骨细胞在埋藏60天后仍然存在。因此,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钙化软骨细胞仍然能够在动物机体死亡后存活数月之久,而这一时间足以实现矿化过程。这一结果与一些法医文献中的数据相吻合,表明透明软骨细胞在机体死亡后能够长时间抵抗分解,且支持了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保存细胞结构的潜力的假说,尤其是在未能快速矿化的化石中。然而,由于所使用的标本预先经过冷冻,所观察到的自溶模式也有可能是细胞由于冰晶形成而死亡的结果,而非严格的自溶过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新鲜标本开展实验以提高结论的准确度。无论如何,研究明确显示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的软骨细胞受到冷冻的影响比骨细胞更小。这暗示软骨细胞比骨细胞更可能在发现于永久冻土的化石或木乃伊中保存下来,而软骨(包括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可能是比骨骼更为理想的古DNA研究对象。尽管有必要对未经冷冻的新鲜样品进行后续实验并辅以DNA测序,建议古DNA专家将保存在热带和温带环境的化石中的钙化软骨作为古DNA分析的新对象。

    甘肃临夏盆地椒子沟组上部满散村小哺乳动物群
    王伴月, 邱占祥, 王世骐
    2023, 61(2):  123-14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112
    摘要 ( )   HTML ( )   PDF (945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15年在甘肃临夏盆地东乡县满散村附近的椒子沟组上部首次发现的6属10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4个属(Sinolagomys, Litodonomys, HeterosminthusYindirtemys)已知最早出现于晚渐新世;两个种(Sinolagomys kansuensisHeterosminthus lanzhouensis)仅在晚渐新世出现过。该动物群(及其产出地层)的时代很可能为晚渐新世,可称为晚渐新世满散村动物群。该动物群中有一些在牙沟动物群(产于椒子沟组下部)中尚未出现的更晚的属种,并且缺少那些在牙沟动物群中存在的较古老的属种。结合两个动物群的产出层位,满散村动物群的时代要比牙沟动物群晚。如果牙沟动物群的时代为晚渐新世早期,满散村动物群的时代很可能为晚渐新世晚期。这样,椒子沟组可能代表了整个晚渐新世时期的沉积。满散村动物群与亚洲已知的生物带和中国已知的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比较,比我国内蒙古乌兰塔塔尔生物带III和蒙古湖谷地区的生物带C和C1的时代要晚,而与我国西北地区峡沟、塔奔布鲁克、伊克布拉格和铁尔斯哈巴合动物群(或组合)时代相近,比石羌子沟动物群的时代稍晚。

    中国中新世轭齿象类新材料及有关分类厘定
    张晓晓, 杨絮, 孙燕, 王洪江, 杨蓉, 陈善勤, 王世骐, 李虹
    2023, 61(2):  142-160.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308
    摘要 ( )   HTML ( )   PDF (310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中新世的轭型齿长鼻类化石虽然分布广泛,但材料稀少,分类上经历了从多个轭齿象(Zygolophodon)种到全部归为戈壁轭齿象(Zygolophodon gobiensis)一个种的状态。戈壁轭齿象既包含轭型化程度较高的纤细型也包含介于轭型齿和丘型齿中间的粗壮型。最近,随着粗壮型被归入中新乳齿象属(Miomastodon)以及新材料的发现,有必要对中国中新世的轭齿象类进行重新厘定。结合已知的纤细型轭齿象颊齿材料和新发现的玛姆象科(Mammutidae)材料,对中国中新世轭齿象类材料进行研究,认为轭型化程度较高的纤细型种类包括内蒙古轭齿象(Z. nemonguensis)、格氏轭齿象(Z. gromovae)、集宁轭齿象(Z. jiningensis)、庆义轭齿象(Z. chinjiensis)以及归入小龙潭嵌齿象(Gomphotherium xiaolongtanensis)的两件标本,都应该归入传统意义上的轭齿象属,因为它们臼齿齿脊尖锐,主齿柱前后新月嵴成细嵴状,中心小尖消失或发育很弱,副齿柱中附锥分裂,轭齿嵴发育,侧视齿柱呈Ʌ形,齿谷V形,这些零散的颊齿形态与欧洲苏黎世轭齿象(Z. turicensis)正型标本相似,由于材料比较缺乏,暂将其归为苏黎世轭齿象相似种(Zygolophodon cf. Z. turicensis)。来自甘肃和政、内蒙古通古尔、宁夏同心和新疆准噶尔的新材料,轭型化程度较低,对应于介于轭型齿和丘型齿之间的粗壮型,将其分别归入中新乳齿象属的戈壁种(Miomastodon gobiensis)和同心种(M. tongxinensis)。与戈壁种相比,同心种的臼齿主齿柱前后新月嵴发育更弱,前后中心小尖更大。地质时代及地理分布表明,早中新世至中中新世中国北方的轭齿象类主要以Miomastodon为主。新材料的发现和对整个轭齿象类的重新厘定,为玛姆象类从欧亚大陆向北美的扩散以及在中国本土的演化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