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7-20
    云贵地区中三叠世近鲱形类贵州中华真颌鱼(Sinoeugnathus kueichowensis)的分类学修订
    冯东昊, 徐光辉, 马昕莹, 任艺
    2023, 61(3):  161-18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703
    摘要 ( )   HTML ( )   PDF (5165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近鲱形类(Halecomorphi)贵州中华真颌鱼(Sinoeugnathus kueichowensis)发现于中国云贵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海相地层中,曾被归入弓鳍鱼目(Amiiformes)真颌鱼科(Eugnathidae)。基于模式标本和15块新标本的详细观察,对该属种进行了重新描述和分类学修订。对这些标本的研究揭示了该属种在早前研究中一些未被描述或识别错误的形态特征,包括斧状的眶前骨,两个宽大的次眶骨,上颌骨具有感觉管和三对额外肩胛骨。首次将中华真颌鱼纳入近鲱形类分支系统学研究中;结果显示,中华真颌鱼与云南罗平安尼期的复兴鱼(Subortichthys)构成姐妹群,两者与欧洲圣乔治山地区拉丁期的Allolepidotus和始真颌鱼(Eoeugnathus)一起组成预言鱼目(Ionoscopiformes)底部的一个单系群(命名为复兴鱼科)。中华真颌鱼的分类学修订为了解预言鱼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古地理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缅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组Paukkaungmeryx minutus (鲸偶蹄目,古鼷鹿科)新材料
    Stéphane DUCROCQ, Yaowalak CHAIMANEE, Olivier CHAVASSEAU, Aung Naing SOE, Chit SEIN, Jean-Jacques JAEGER
    2023, 61(3):  182-197.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522
    摘要 ( )   HTML ( )   PDF (322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缅甸中部邦塘组Myaukse Kyitchaung地点原始反刍类古鼷鹿科小包康鼷鹿(Paukkaungmeryx minutus Ducrocq et al., 2020)的牙齿新材料。新材料的上臼齿与正型标本相比形态上仅有微小的变异,如更加发育的颊侧和舌侧齿带。下颊齿具有原始的特征,包括:简单的p4, 下臼齿呈丘月齿型,以及下三角座后壁无“褶”状结构。新材料的发现使Paukkaungmeryx成为邦塘发现的第二个同时保存上、下牙齿的古鼷鹿科成员,也展现了古鼷鹿科早期演化的复杂历史。

    河北磁县九龙口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真犀的再研究
    李世杰, 邓涛
    2023, 61(3):  198-21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630
    摘要 ( )   HTML ( )   PDF (186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犀牛都属于犀科中的真犀族,目前中国最早的真犀族动物化石记录是来自河北磁县九龙口中中新世的磁县“双角犀”, 化石材料为幼年头骨和下颌。分析研究认为:这个物种与现生的双角犀Dicerorhinus的确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头骨结构上的差异,不应该被归入现生属。九龙口的真犀其实更加接近欧洲中中新世的拉尔泰犀Lartetotherium, 尤其是西班牙La Retama中中新世的材料,并应该归入该属。这一发现指示此时在欧亚大陆两端存在生物迁徙交流。九龙口动物群是中国中中新世目前唯一记录有真犀族动物的化石点,说明其环境相对湿润封闭,和当时中国更靠西北的化石点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鼻切迹位置是真犀族动物演化中具有较好演化水平指示意义的特征。现生苏门犀鼻切迹相对靠前以及其整体与磁县拉尔泰犀的相似性,指示这个属在与史蒂芬犀、披毛犀等更特化的双角犀分化后超过1000万年的演化历史中,只经历了比较小的形态学变化,这可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环境相对稳定,选择压力较低有关。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马科化石新材料
    董为, 白炜鹏, 刘文晖, 张立民
    2023, 61(3):  212-244.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926
    摘要 ( )   HTML ( )   PDF (1473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的研究系统记述了马科化石的5个种,加上此前曾记述过的1个种,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马科化石至少有6个种。其中古马型马有4种:三门马(Equus sanmeniensis)、德氏马(E. teilhardi)、黄河马(E. huanghoensis)和古马(E. stenonis); 两种三趾马: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 (Proboscidipparion) sinense)和山西近三趾马(H. (Plesiohiparrion) shanxiense)。研究表明在早更新世期间新出现的古马型马的多样性是显著的,仅在辛窑子动物群中就有4种。而延续到早更新世的三趾马这些新近纪残留类群在辛窑子动物群中仍然有两个种。三门马和中国长鼻三趾马是早更新世期间真马与三趾马共存的最典型代表。它们在中国的产出地点很多,分布也较广,并有较大幅度的重叠。辛窑子动物群中马科化石种类的多样性表明它们所依赖摄食的植被也应存在较大的多样性。高冠的颊齿和发育的白垩质及完全臼齿化的前臼齿指示这些马科种类食物粗糙,很可能是单子叶草类。它们的栖息地应为草原草甸环境,且其范围较大,以便满足6个马科种类在那里摄食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