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1年 第2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1-04-19
    中国兽头类系统述评
    孙艾玲
    1991, 29(02):  85. 
    摘要 ( )   PDF (9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已知6属兽头类动物中,乌鲁木齐兽代表了进步兽头类的早期类型,哈镇兽和河套兽次之,似粗弯齿兽为最晚期进步类型。伊克昭兽的归科尚不能确定。
    陕西府谷古鳄类一新属
    彭江华
    1991, 29(02):  95. 
    摘要 ( )   PDF (15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详细记述了陕西府谷下三叠统上部二马营组底部的一古鳄类化石。据其骨骼形态特征拟订为古鳄亚目(Proterosuchia)、引鳄科(Erythrosuchidae)的一新属种:石拐古城鳄(Guchengosus shiguaiensis gen. et sp. nov.),同引鳄科内已知属的对比,表明新属古城鳄与武氏鳄Vjushkovia的关系最为接近。

    蜀龙头骨及脑颅的解剖
    郑钟
    1991, 29(02):  108. 
    摘要 ( )   PDF (16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蜥脚类蜀龙(Shunosaurus)的脑颅分别从其头骨特征、脑垂体、耳区、视觉系统、脑神经等诸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剖研究,结果表明Shunosaurs内颈动脉不分叉;基蝶骨突强烈收缩;外淋巴囊出现在中耳及IX,  X,  XI孔与颈静脉孔内分外合等现象十分独特。因此,Shunosaurus应视为一种特化的原始蜥脚类。

    记山东山旺獏类一新属
    邱占祥 阎德发 孙博
    1991, 29(02):  119. 
    摘要 ( )   PDF (15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把最近在山东山旺发现的獏类标本和谢万明在1979年记述的两颗上颊齿以及松本彦七郎1927年记述的一个獏类的下颌归并成一个种,并主要依据头骨上的一些独特性状为它们建立了一个新属——Plesiotapirus。根据命名法则,其种名应为Plesiotapirus yagii (Matsumoto, 1921)。Plesiotapirus代表了獏科进化中的一个绝灭的旁支。本文指出了这一发现在中、日动物群对比上的意义。

    元谋新第三纪食肉动物化石的初步观察#br#
    宗冠福 姜础
    1991, 29(02):  136. 
    摘要 ( )   PDF (6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云南元谋盆地产古猿化石地点的部分食肉类化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分类,认为它们的时代似应稍晚于禄丰,相当上新世早期,估计距今5-6百万年。
    扫描电镜分析牙齿釉质结构方法的讨论
    欧阳涟 黄万波
    1991, 29(02):  143. 
    摘要 ( )   PDF (26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扫描电镜对大熊猫牙齿釉质结构的三维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枚牙齿上,不同部位的釉质切面,釉柱截面的形状、大小以及排列等,有不同的现象。因此在用上述特征描述时,应对所有要比较的样品,须精确地统一在相同的部位。本文以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了严格定位取样的重要性。
    国外化石埋藏学的历史与现状简介
    同号文 邱占祥
    1991, 29(02):  152. 
    摘要 ( )   PDF (10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Taphonomy"(埋藏学)一词在国外的古生物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关化石埋藏学的文献数目也与日俱增(见图1),这些文献涉及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地区及不同生物门类。在荷兰出版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是一本在地学界很有影响的杂志,在1988年连续出版了“淡水环境的古生态学及埋藏学”(第62卷)和“埋藏学”(第63卷)两本专辑。在美国出版的“Palaios”和“Paleobiology”两种杂志更是以刊登化石埋藏学方面的文章为其主旨。这些都表明化石埋藏学的研究在国外已成为当前古生物学的一个热点。在国内,谈论化石埋藏学的人日渐增多,并且有不少人正在或将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人们对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它的含义、方法、作用并不总是十分清楚。有鉴于此,我们在涉猎了大量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化石埋藏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做了系统介绍和综合评述,我们真诚期望此文能成为引玉之砖,铺路之石。
    滇东早泥盆世星骨鱼科(Asterosteidae)化石的发现
    王俊卿
    1991, 29(02):  162. 
    摘要 ( )   PDF (10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 specimen of a tessersted plate of asterosteid type was discovered from Xitun Formation, Lower Devonian of the Cuifungshan Section in Qujing, Eastern Yunnan. The specimen is preserved in the marl associated with Yunnanolepis, Qujingolepis, Youngolepis, Diabolepis and Eugaledspis.
        The structure and disposition of the tesserae is very similar to Gemuendina from Lower Emsian, Lower Devonian, Rheinland, Germany, particularly the form of the tesserae and the ornamention. There are two wide grooves between the larger tesserae which do not cut across the tesserae, so that they are not the sensory line canal, it may be the lines of growth just as in the dpnoan. According to the form and the tubercles of the tesserae, it is referred to Asterosteidae.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specimen available, it is reported as an indeterminate genus and species in this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