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9-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上三叠统北方阔齿兽(犬齿兽类:横齿兽科)的齿系和牙齿替换
    刘俊,Hans-Dieter SUES
    2010, 48(3):  169-184. 
    摘要 ( )   PDF (95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产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上三叠统横齿兽类北方阔齿兽新材料的牙齿。基于牙齿的特征,尤其是犬后齿的形态,这些标本被暂归入杰斐逊北方阔齿兽Boreogomphodon jeffersoni; 不过它们的下阔齿型犬后齿前横脊一般有两个而不是3个齿尖。根据牙齿大小、直接替换情况,推测阔齿型齿从后部萌发,从前部脱落。这个类群仅有一代阔齿型犬后齿;至少有一代,可能是两代裂齿型犬后齿。
    四川会理早侏罗世一新的蜥脚类恐龙
    李奎,杨春燕,刘 建,王正新
    2010, 48(3):  185-202. 
    摘要 ( )   PDF (106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四川会理下侏罗统益门组的蜥脚类化石。经研究,将化石归于马门溪龙科,建立新属新种何氏通安龙Tonganosaurus hei gen. et sp. nov.。通安龙具有进步蜥脚类的特点:颈椎细长、荐前椎发育侧凹、前肢较长,为后肢的0.80等;同时,通安龙也具有原始蜥脚类的特点:脊椎骨组织坚实不中空、肱骨和股骨骨干粗而圆。从国内外已有的资料看,原始蜥脚类主要发现于侏罗纪早期,而进步蜥脚类则主要发现于侏罗纪中晚期。由于通安龙兼具原始蜥脚类和进步蜥脚类的特点,且层位为下侏罗统。因此,通安龙化石材料的发现对中国西南地区早期蜥脚类的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白垩纪蜂窝蛋化石的分类订正
    张蜀康
    2010, 48(3):  203-219. 
    摘要 ( )   PDF (35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新系统描述了蜂窝蛋科蜂窝蛋属的模式蛋种宁夏蜂窝蛋(Faveoloolithus ningxiaensis)和杨氏蛋属的模式蛋种夏馆杨氏蛋(Youngoolithus xiaguanensis), 并记述了产自浙江天台的蜂窝蛋科新材料,建立一个新的蛋属——副蜂窝蛋属(Parafaveoloolithus), 及3个新的蛋种——Parafaveoloolithus microporus, P. macroporus和P. tiansicunensis。根据赵资奎1994年提出的恐龙蛋分类中具有鉴定意义的几个特征,重新讨论了现有蜂窝蛋的分类地位,提出杨氏蛋属应当提升为科一级的分类单元,总结了蜂窝蛋科内属级和种级分类单元的主要鉴定特征以及蜂窝蛋类的鉴定方法。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阿特拉旱松鼠及其生态环境讨论
    魏涌澎
    2010, 48(3):  220-234. 
    摘要 ( )   PDF (8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两种阿特拉旱松鼠化石:Atlantoxerus junggarensis和A. xiyuensis sp. nov.依据新的化石材料将A. junggarensis特征进行了修订。新种A.xiyuensis颊齿较小,齿冠低;P4大于或等于M1/2; 次尖明显,原小尖弱小或无,后小尖强大、明显大于后尖且一般不与后边脊相连,通常无中附尖;m3无下前边尖和前齿带,无下中尖、下中附尖和下次小尖,下后脊粗壮、由下原尖伸向跟凹、不与下后尖相连,下内尖及下内脊发育。Atlantoxerus属最早的化石记录出现在中亚地区,推测它很可能起源于中亚,然后向西亚、欧洲和北非地区扩散。依据伴生动物群和相关古植物的研究成果推测,Atlantoxerus属可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随着晚新生代全球气温变冷,该属的分布渐趋收缩,分异度减小,表明了其地理分布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同时推测,温度对其生存的影响似乎比湿度更大。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鬣狗类群头骨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及生态形态学分析
    曾志杰,何文,陈善勤
    2010, 48(3):  235-246. 
    摘要 ( )   PDF (32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 Ictitherium, 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内蒙古上新世高特格地点的仓鼠化石
    李强
    2010, 48(3):  247-261. 
    摘要 ( )   PDF (149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历年来采自高特格地点3个不同层位的共227件仓鼠类标本进行了分类描述和研究,这些标本可以归入2属3种,分别为进步中华仓鼠Sinocricetus progressus, 大中华仓鼠(新种) S. major sp. nov.和蒙古微仓鼠Nannocricetus mongolicus。作为内蒙古中部地区新近纪动物群序列中的最晚代表,上新世高特格动物群存在一些特有的进步的小哺乳动物种类,S. major新种就是仓鼠类中的一例。大中华仓鼠新种特征为:个体显著大,齿冠高,下臼齿发育有较发达的(假)下中脊,其中m1的下中脊指向前内向方,m2的假下中脊(或称下原尖后臂)前内向与下后尖后壁连接。古地磁的测定表明,Sinocricetus progressus和Nannocricetus mongolicus在高特格剖面上的年限大致为4.2~3.9 Ma, S. major只出现于剖面下部,其年限约为4.2 Ma. Sinocricetus和Nannocricetus两属目前主要发现于中国北方晚中新世早期至最晚上新世的地层中,它们可能都是中国特有的新近纪仓鼠。对内蒙古中部地区最晚中新世二登图和哈尔鄂博、早上新世比例克和高特格地点的材料对比表明,Sinocricetus牙齿特征可能存在如下演化趋势:M1−2原脊I发育频率逐渐增高,M1−2的中脊与后尖前壁连接的程度逐渐增高,m1下前脊从双支分别与唇舌两侧下前边小尖连接向单支与唇侧下前边小尖连接转变,以及m2的假下中脊与下后尖后壁发生连接的频率逐渐增高。Nannocricetus在其演化中牙齿形态变化可能存在的趋势是:M1−2的牙根数由3增加到4, M1−2的后小脊II逐渐退化消失,m1的下前边尖逐渐收缩变窄和分裂,M2−3和m2−3的舌侧(下)前边脊逐渐退化消失,及m3下中脊出现频率逐渐增高。 
    中国更新世兔属化石的厘定
    张兆群
    2010, 48(3):  262-274. 
    摘要 ( )   PDF (8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我国现生兔属各种骨骼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测量数据的分析,修订了已有的兔属化石材料。将周口店第1, 2, 6, 20山顶洞和东岭子洞等地点以及山东平邑发现的兔标本归入草兔Lepus capensis。以前被归入Lepus wongi种内的标本,除周口店第13地点及蓝田陈家窝子的应属于Lepus teilhardi外,其余地点的皆为Lepus capensis, 因此L.wongi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无效种。周口店第16地点的标本归入华南兔Lepus sinensis, 是该种目前惟一的化石记录。辽宁营口金牛山的标本暂时归入东北兔Lepus mandschuricus。我国更新世共发现两个化石种和4个现生种。其中化石种Lepus teilhardi和L. ziboensis出现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现生种L. capensis, L. mandschuricus, L.sinensis和L. comus分别出现在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初步讨论了兔属的起源,认为兔属可能起源于上新世的Trischizolagus。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猕猴骨架化石初步报道
    张颖奇,金昌柱,高井正成
    2010, 48(3):  275-280. 
    摘要 ( )   PDF (15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步报道了缺缺洞发现的猕猴化石。新材料为一具雄性老年猕猴个体的骨架,保存了几乎完整的下颌、全部7节颈椎、9节胸椎、两侧前肢肢骨、右侧后肢部分肢骨以及绝大部分的腕(跗)骨、掌(蹠)骨和指(趾)骨。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猕猴骨架化石。鉴于化石对比材料的缺乏,仅对下颌及牙齿形态进行了描述,并将之与中国已知各化石种进行了对比。由于中国猕猴属各化石种之间的系统关系尚不明确,暂将这批材料作未定种处理,更加深入的研究将另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