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4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6-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第69 届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暨第57 届古脊椎动物与比较解剖学会年会将在英国召开
    李志恒
    2009, 47(2):  . 
    摘要 ( )   PDF (1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二连浩特呼尔井组的大哺乳动物化石
    王伴月,邱占祥,张全中,吴丽君,宁培杰
    2009, 47(2):  85-110. 
    摘要 ( )   PDF (13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近年来采自二连浩特附近呼尔井组中的大哺乳动物化石:Hyaenodon sp.,Metatitan sp., Aprotodon lanzhouensis, Symphysorrhachis? sp., Cadurcodon houldjinensissp. nov. 和Entelodon gobiensis。新种Cadurcodon houldjinensis 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齿冠高,上前臼齿外壁无明显的肋;上臼齿前附尖和前尖肋窄而紧靠;下臼齿外中沟弱;内齿带高,封闭内谷;具外齿带;m1 下三角座稍短于下跟座。Matthew 和Granger (1923)所记述之Cadurcotherium sp. 和Cadurcotherium? sp. 标本被分别归入Cadurcodon houldjinensis 和C. ardynensis。对呼尔井组迄今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分析表明,该组的时代应为晚始新世。
    内蒙古中部敖尔班地区的岩石及生物地层
    王晓鸣,邱铸鼎,李强,富田幸光,木村由莉,曾志杰,王洪江
    2009, 47(2):  111-134. 
    摘要 ( )   PDF (14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北方新近纪地层中,早中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比较稀少,化石面貌也不十分清楚。在内蒙古中部,尽管通古尔台地上有研究历史近百年的新近纪经典地点,但上世纪90 年代发现的嘎顺音阿得格,依然是内蒙古目前惟一产出早中新世动物群的小盆地。同内蒙古诸多其他新近纪哺乳动物群一样,嘎顺音阿得格动物群与相邻动物群彼此缺乏时空上的联系,还不易建立可靠的层序关系。 位于苏尼特左旗东南约60 km 的敖尔班(曾用名“奥尔班”,见Liddicoat et al., 2007),红色地层大面积出露,是2004 年发现的一个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敖尔班剖面总厚50余米,大、小哺乳动物化石共生,岩性特征易识别,有利层位对比,是研究生物地层学的理想地点。自2004 年以来,我们连续在敖尔班地区采集化石并进行地层工作,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哺乳动物序列,时代跨越早中新世晚期到晚中新世晚期。更加难得的是,敖尔班同一剖面上含有4 个哺乳动物化石层位,其上下层序关系一目了然,在内蒙古新近纪地层中仅此一例。敖尔班哺乳动物序列的建立,无疑将对整个内蒙古中部新近纪,尤其是早中新世动物群面貌的了解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对敖尔班岩石地层进行描述,并结合我们4 年来对脊椎动物化石的积累与认识,试图进一步完善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生物地层层序,进而建立这一地区的年代地层框架。对化石的详细描述将适时发表。 根据岩性及接触关系,敖尔班剖面可分为三大段:敖尔班组、巴伦哈拉根层及必鲁图层。敖尔班组(新建组)由一套红色和绿色的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发育有成熟的古土壤层,厚约42 m,时代属于早中新世中晚期。敖尔班组的层型剖面建立在敖尔班露头出露最厚的中部,下部未见底,顶部与上覆巴伦哈拉根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该组目前已知分布仅局限于敖尔班露头。敖尔班组可进一步划分出三段:下红泥岩段、中绿泥岩段及上红泥岩段。三段呈连续沉积。敖尔班组与巴伦哈拉根层之间的假整合所代表的沉积间断延续了中中新世的大部分时段。巴伦哈拉根层为一套橘红色砂岩、粉砂岩及底砾岩,时代大致是最晚中中新世至最早晚中新世。不整合于巴伦哈拉根层之上是必鲁图层。两层之间似乎缺失了晚中新世的大部分堆积。必鲁图层的底砾岩是一种切割与充填构造,其中所含钙质结核及相当数量的化石都可能是巴伦哈拉根层原生堆积物再沉积的结果。必鲁图层的分布还需做更多工作,其时代可能是晚中新世晚期。 主要依据小哺乳动物的组合,在敖尔班剖面中可建立4 个动物群。最早为敖尔班组下红泥岩段产出的下敖尔班动物群。该动物群的特征是,小哺乳动物中在渐新世十分兴旺的一些科,如Ctenodactylidae, Tachyoryctoididae, Aplodontidae 和Zapodidae 还相当繁荣;中新世出现的属,如Mioechinus, Keramidomys, Heterosminthus 和Democricetodon 等占动物群总量的半数以上;大哺乳动物中残留有Palaeogale 和裂爪兽。比下敖尔班动物群稍晚的是上敖尔班动物群,产出于敖尔班组的上红泥岩段。上敖尔班动物群的特征是,小哺乳动物在渐新世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些科或完全绝迹,如Ctenodactylidae, 或在种类和数量上明显减退,如Aplodontidae和Zapodidae; 缺少在下敖尔班动物群中还相当常见的一些古老属,如Amphechinus, Tachyoryctoides 和Sinolagomys 等;出现了下敖尔班动物群中所没有的Megacricetodon, Cricetodon 和Alloptox 属;大哺乳动物中出现了长鼻类和柄杯鹿(Ligeromeryx / Lagomeryx)。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沉积间断,敖尔班剖面的上部出现了巴伦哈拉根动物群。该动物群中渐新世常见的小哺乳动物科进一步衰落,同时出现了亚洲古北界晚中新世以后常见的跳鼠科(Dipodidae)和鼢鼠科(Siphneidae),具有明显的中中新世晚期或晚中新世早期生物组合的特点。最后是敖尔班剖面顶部必鲁图层中的必鲁图动物群。必鲁图动物群显然带有中中新世及晚中新世的混合特征,很可能是水流作用再沉积的结果。根据其中最进步分子的成分判断,估计必鲁图动物群的年代是晚中新世的晚期,其特征是,鼠科(Muridae)动物高度分化,而野兔科(Leporidae)尚未出现;含有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动物群或最晚中新世二登图动物群中大量出现的属种,如Lophocricetus grabaui, Paralactaga suni, Dipus fraudator 和Hansdebruijnia pusilla 等;但二登图动物群中很繁荣的一些属在必鲁图动物群中未被发现或者发现的个体数量很少,如Prospermophilus, Paralophicricetus 和Microtodon 等。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科化石
    邓涛,祁国琴
    2009, 47(2):  135-152. 
    摘要 ( )   PDF (10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产自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科化石禄丰无鼻角犀新种(Acerorhinus lufengensis sp. nov. )和林氏山西犀相似种(Shansirhinus cf. S. ringstroemi)。A. lufengensis 的个体较大;原尖不收缩或微弱收缩,次尖几乎不收缩,反前刺缺失或非常微弱;前臼齿前尖肋强壮;臼齿前刺短小,无内齿带,除M3 外无小刺;下前臼齿的下内脊呈横向;下门齿呈特别粗壮的獠牙状。从A. lufengensis 的一系列进步性状判断,它的时代至少不会早于M3 外脊和后脊分界明显的A. palaeosinensis,应相当于晚中新世的NMU10 或MN12,年龄约7 Ma。S. cf. S. ringstroemi 具有丰富的釉质褶皱、微弱的前尖肋、非常强大的前刺、强烈收缩的原尖、发达的齿桥和中窝、角状的U 形内谷、连续的内齿带、膨大成方形的次尖等。在这个种内,体型有增大的趋势,釉质褶皱向增强的方向发展,中窝数量增多,而禄丰标本在尺寸上略小于甘肃临夏的上新世最早期材料,釉质褶皱也相对更弱,中窝仅有一个。因此,禄丰S. cf. S. ringstroemi 的时代应该略早,出现于晚中新世的7 Ma 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大型鼩鼱Beremendia(食虫目,鼩鼱科)在江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金昌柱,张颖奇,孙承凯,郑龙亭
    2009, 47(2):  153-163. 
    摘要 ( )   PDF (8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在现代东洋界发现的鼩鼱类一新种:江南贝列门德鼩Beremendia jiangnanensis sp. nov. 。化石产自长江以南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古人类遗址。新种的体型比该属已知种大;形态特征比我国渤海种B. pohaiensis 原始,但比欧洲早上新世的B. fissidens 进步。贝列门德鼩是喜湿耐冷的北方型动物,最早发现于欧洲北部上新统,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中亚高纬度地区,种群密度大,中更新世完全绝灭;它在东亚出现较晚,零星发现于华北早更新世地层中,其起源尚不清楚。新种乃是人字洞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动物群由70 多种哺乳动物组成。动物群的生态类型分析和分类统计表明,它与以往发现的早更新世南、北动物群及当地现代动物群截然不同,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动物群的特色,但动物组合特征为北方动物稍占优势,北方色彩较浓。贝列门德鼩和三门马(Equus sanmeniensis)、次兔(Hypolagus)、科氏仓鼠(Kowalskia)、模鼠(Mimomys)等大量北方型动物在我国东洋界的出现,足以说明第四纪早期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寒冷气候促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南迁,古北区动物地理区系的界线在早更新世时要比目前更靠南;而且在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确实存在南、北动物过渡带,其界线大致南移至现在的长江以南。贝列门德鼩在我国现代东洋界地区的首次发现,为研究该属的系统演化,探讨上新世—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鼩鼱类扩散事件及我国第四纪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变将提供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