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6-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灵长类化石在内蒙古二连地区上始新统的首次记录
    王 伴 月
    2008, 46(2):  81-89. 
    摘要 ( )   PDF (9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录了内蒙古晚始新世的3种原始灵长类化石(Eosimia sp. A, Eosimias sp. B和Pseudoloris erenensis sp. nov. )。Eosimias sp. A系该属个体较大者,仅小于E.paukkaungensis。Eosimias sp. B个体较小,齿冠较低,主尖较细小。Pseudoloris erenensis的主要特征为:个体小,m2的下次小尖较靠舌侧,无颊、舌侧齿带等。Eosimias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表明内蒙古在晚始新世时也是高等灵长类活动的舞台。过去已知仅分布于欧洲的Pseudoloris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表明,哺乳动物在晚始新世时,在亚、欧间已有某种交流。上述发现还表明,内蒙古地区晚始新世的气候可能属亚热带型,有过树木繁茂的林地。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新近系顶山盐池组及相关地层问题
    孟 津, 叶 捷, 吴文裕, 倪喜军 , 毕顺东
    2008, 46(2):  90-110. 
    摘要 ( )   PDF (19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新近纪岩石地层单位:顶山盐池组。该组平行不整合于哈拉玛盖组之上,是一套以红色泥质粉砂岩为主体的细碎屑岩堆积,厚约50m,含有上下两个化石带。上化石带时代为中新世晚期或上新世;下化石带为中中新世中晚期,与通古尔期默尔根小哺乳动物群大体相当。根据岩性和化石组合,推测顶山盐池组含有风成沉积物,或主要为风成堆积。其下部地层与流域中可可买登组为同期异相沉积。通过下伏的哈拉玛盖组,顶山盐池组可以和附近地区的铁尔斯哈巴合剖面衔接,构成乌伦古河流域一个从晚渐新世到中新世晚期或上新世大体连续的地层序列。这个序列有可能包含了塔本布鲁克期至保德期的沉积物和动物群。我们将这个序列与中国以及欧洲的相同时段生物年代序列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并讨论了有关的生物年代和年代地层问题。以哈拉玛盖动物群为代表的中中新世动物群的繁盛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和中中新世全球气候最佳期的温暖气候可能相关。
    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松鼠科和林跳鼠科化石
    邱铸鼎 , 郑绍华 , 张兆群
    2008, 46(2):  111-123. 
    摘要 ( )   PDF (15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的松鼠类和林跳鼠类。松鼠科化石包括3个种:骊山花鼠(新种)Eutamiass lishanensis sp. nov., 细小岩松鼠(新种)Sciurotamias pusillus sp. nov. 和松鼠属(未定种)Sciurus sp.; 林跳鼠科有两个种:西安脊仓跳鼠(新种),Lophocricetus xianensisi sp. nov. 和脊仓跳鼠(未定种)Lophocricetus sp.。在牙齿的形态上,蓝田松鼠科的新种分别与现生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岩松鼠(Sciurotamiass davidianus)很相似,但特征原始。其中Sciurotamias pusillus新种代表了该属最早的地史记录;Lophocricetus xianensis新种比内蒙古最晚中新世常见的葛氏脊仓跳鼠(Lophocricetus grabaui)原始得多,为中国现知较为原始的一种。这些新种的特征如下:   骊山花鼠(Eutamias lishanensis):个体比现生花鼠(Eutamias sibiricus)稍大,前臼齿和第三臼齿的尺寸比现生种的相对大。P4具完整的前边脊,明显臼齿化;上臼齿的原尖较收缩,中附尖不发育;M3无后脊;下臼齿的下内尖几乎融汇于后边脊,下中尖很小。   细小岩松鼠(Sciurotamias pusillus):岩松鼠属中个体较小的一种,齿尖和齿脊比Sciurotamias wangi和S.leilaoensis的高且较强壮。P4似三角形,前附尖膨大;Ml/2的原尖收缩,时见小的后小尖和中附尖;m1/2的下内尖界限模糊,唇侧谷窄浅;m3明显向后扩展。   西安脊仓跳鼠(Lophocricetus xianensis):Lophocricetus属中个体较小的一种,Ml和M2具小或脊状的原附尖,m1和m2的外附尖和齿带不甚发育。M1的中尖通常弱,中脊短,内脊连接前尖或原脊,后边脊连接后脊;M2常见双前边脊,中脊伸达齿缘;m1下外脊的后部低、弱甚至断开,下次尖与下内尖或下中尖与下内尖间的脊连接;m2的下原尖连接下后尖或前边脊。   脊仓跳鼠是中亚和北亚特有的一属啮齿动物,被认为从异蹶鼠属(Heterosminthus)演化而来,近10余年来有较多的发现和研究。本文特别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属种的区分作了进一步界定。   哺乳动物的研究显示,陕西蓝田地区晚中新世早期的气候可能比现代还要干旱。灞河动物群中松鼠类和林跳鼠类的出现,还表明了在这个温带开阔的草原环境中,尚有一些灌丛和林地。
    山西保德第30地点的跳鼠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刘丽萍 , 张兆群 , 崔 宁 , 傅铭楷
    2008, 46(2):  124-132. 
    摘要 ( )   PDF (9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西保德第30地点发现了两种跳鼠化石,主要是三趾跳鼠Dipus fraudator, 还有少量的五趾跳鼠Paralactaga cf. P. suni。这个跳鼠组合虽然种类不如内蒙古二登图动物群中的丰富,但其优势类群和组成比例都与后者非常相似。而与陕西蓝田灞河组发现的跳鼠组合相比,两者相差很大,后者以Protalactaga为主,虽然可能有一颗颊齿属于Paralactaga,但其明显比所有已知的种类原始。保德的跳鼠虽然只是该地区首批详细研究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但已经表明保德动物群和灞河动物群在小哺乳动物组成上也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了灞河期和保德期动物群的截然不同,支持了灞河期的有效性。分析表明,跳鼠从10 Ma以后都是与高冠食草动物伴生,显示出其耐旱性。因此,保德第30地点和相关层位应该是开阔草原环境,这与之前根据大哺乳动物组合及牙齿稳定同位素分析所恢复的生态环境一致。由于缺乏有效的地理隔离,保德地区第30地点和第49地点的生态差异显然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
    安徽淮南晚新生代鬣狗类化石
    曾志杰 , 金昌柱 , 刘金毅 , 郑龙亭 , 孙承凯
    2008, 46(2):  133-146. 
    摘要 ( )   PDF (16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石。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物属种多样,并具有一定的地质断代意义。大居山老洞有用Pliopentalagus huainanensis、Kowalskia sp.、Nannocricetusmongolicus等,西裂隙有Sericolagus sp.、Mimomys sp.、Equus sanmeniensis等,大顶山裂隙则有却Lepus sp.、Ailuropodasp.、Homotherium ultima等。 所发现的鬣狗化石包括Adcrocuta eximia、Chasmaporthetes lunensis和Crocuta crocuta三种。其中Crocuta crocuta至少包括三个个体;其他两种则只有一个个体。淮南的鬣狗种类跨越了晚中新世至晚更新世。Adcrocuta eximia如为欧亚大陆晚中新世的特有种,为鬣狗科中朝食骨方向演化的类群;体型和前臼齿主尖与晚中新世较原始的属种(如Hyaenictitherium)相比,都有壮大的趋势。Chasmaporthetes地理分布最广,除欧亚大陆有多处化石记录外,还出现于北美洲的晚上新世至中更新世动物群中。修长的肢骨与尖利的颊齿表明了其擅长奔跑的能力和主动猎食的习性。该属在淮南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一种相对开阔的古地理环境。Crocuta crocuta在大居山西裂隙与大顶山裂隙中都有发现。斑鬣狗分布于中国多处的中—晚更新世地点,包括台湾的澎湖列岛。在前臼齿的形态上,C.crocuta与Pachycrocuta。相似,比A.eximia的宽大,具有更为进步的特征。这说明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Crocuta极可能完全取代了Pachycrocuta。迄今在安徽Pachycrocuta仅发现于和县与繁昌的洞穴堆积中,由于目前确定高分辨率的洞、裂隙堆积物的地层年代较为困难,安徽的有关动物群是否记录了这个替代事件有待于进一步工作。淮南的鬣狗化石至少涉及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动物群:一为Adcrocuta eximia所代表的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Crocuta所代表的晚上新世—更新世动物群。Chasmaporthetes lunensis的出现对于年代的确定并无太大帮助,但具有草原习性的Chasmaporthetes却为动物群的古生态环境分析和重建提供了一些证据。
    中国广西晚白垩世一新的巨龙类恐龙
    莫进尤 , 黄超林 , 赵仲如 , 王  頠 , 徐  星
    2008, 46(2):  147-156. 
    摘要 ( )   PDF (14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采自广西南宁市郊晚白垩世地层中一巨龙类恐龙新属种:右江清秀龙(Qingxiusaurus youjiang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种正型标本包括以下不关联的头后骨骼:一段较完整的前部尾椎神经棘、左右胸骨板、左右肱骨。它以以下独特特征组合区别于其他巨龙类:前部尾椎神经棘板状结构不发育、相对较高并呈桨状;胸骨与肱骨最大长之比值较低(约0.65)。广西发现的新属种以及近年来报道的巨龙类恐龙材料表明,亚洲巨龙类恐龙的头后骨骼形态变异度高,白垩纪时期这类恐龙曾在亚洲广为分布。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的巨型兽脚类恐龙
    徐 星 , 詹姆斯•克拉克
    2008, 46(2):  157-160. 
    摘要 ( )   PDF (6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Eberth et al., 2001)产出过巨型的蜥脚类恐龙化石(Russell and Zheng, 1993),但产出的兽脚类恐龙个体则相对较小(Currie and Zhao, 1993)。我们近年来在石树沟组中采集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Clark et al., 2006),其中包括许多零散的骨骼和牙齿标本。本文报道一个产自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牙齿化石(IVPP V 15310),对于全面了解石树沟脊椎动物群具有一定意义。 V 15310保存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上颌齿或下颌齿的齿冠。它具有典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特征:强烈侧扁,向后弯曲,前后缘有锯齿。齿冠有几种不同的磨蚀面:齿尖磨蚀成近圆形,靠近齿尖的齿冠前缘有一较大的平的磨蚀面,锯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磨蚀。V 15310很大,相关的测量数据和一些白垩纪的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测量数据相近。依据我们定义的一个定量评估锯齿大小的指标(锯齿大小指数),得出V 15310的锯齿大小指数非常小,与霸王龙相似,这与锯齿和齿冠大小具有反比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Farlow et al., 1991)。V 15310的另外一些形态特征对于推断它在兽脚类中的系统位置也提供了帮助。这些特征包括后缘锯齿明显高于前缘锯齿以及齿冠的唇侧和舌侧都有微弱的釉质褶皱。根据牙齿大小、釉质褶皱的发育程度以及锯齿的形态(Sereno et al., 1996; Chure et al., 1999; Holtz, 2004), V 15310被归人中国盗龙类。其中,后缘锯齿和前缘锯齿的基部长度近似,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一特征组合可能是中国盗龙类的一个鉴定特征。这一特征组合也见于四川的中国盗龙类。相比而言,V 15310在已报道的侏罗纪兽脚类恐龙牙齿中尺寸最大(Smith, 2005; Smith et a1., 2005),大小接近白垩纪的一些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新材料的发现表明兽脚类至少在晚侏罗世早期就已演化出了这种巨型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