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5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3-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云南曲靖下泥盆统盔甲鱼类(无颌类)的新发现
    刘玉海, 盖志琨, 朱 敏
    2018, 56(1):  1-15. 
    摘要 ( )   PDF (97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描述了云南曲靖早泥盆世西山村组盔甲鱼类(无颌类)的新发现,包括一新属、新种——惠清驼背鱼(Altigibbaspis huiqingae gen. et sp. nov.), 一件属种未定的多鳃鱼科标本,以及张氏真盔甲鱼(Eugaleaspis changi)和小眼南盘鱼(Nanpanaspis microculus)的新材料。驼背鱼在很多方面跟多鳃鱼都非常相似,但头甲背面具一特征性的驼背状隆起,其上有一刀刃状的中背脊。中背脊和中背棘在盔甲鱼类里的形态分异度表明:它们除了能够提供游泳方向稳定性外,可能衍生出了一些附加的功能,例如直立高耸的中背棘能使盔甲鱼在捕食者眼里具有了恐吓性,刀刃状的中背脊可能也起到一些防御的作用。南盘鱼头甲侧缘具有两对非常奇特的侧向延伸的突起;通过对这两对侧突同源性的比较,讨论了南盘鱼的潜在系统分类位置。鉴于南盘鱼奇特的形态,以及它在华南鱼目中相对较早的出现时代,建议暂时把南盘鱼放到一个单属科南盘鱼科,代表了华南鱼目早期分出来的一个支系。
    中三叠世脊椎动物生物地层的高精度时间校准:中国肯氏兽动物群和永和鳄时代的铀—铅锆石法测定
    刘  俊 , Jahandar RAMEZANI, 李  录, 尚庆华, 徐光辉, 汪衍胤, 杨嘉声
    2018, 56(1):  16-24. 
    摘要 ( )   PDF (18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足动物组合带是全球陆相三叠系对比的有力手段,但是迄今为止中三叠世的四足动物组合尚没有可靠的时间框架。本文报道了五个采自二马营组和铜川组,与四足动物化石共同产出的火山凝灰岩样品的锆石化学剥蚀-热电离质谱法年龄。结果表明中国肯氏兽动物群时代为安尼期晚期,而永和鳄的时代为拉丁期早期。通过生物地层对比,这一结果还为其他中三叠世的四足动物组合,如南非的犬颌兽带上部、俄罗斯的引鳄动物群以及新疆的克拉玛依组提供了准确的年龄。鄂尔多斯盆地下中三叠统界线应低于二马营组底界。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始新世雷兽(奇蹄目、雷兽科)一新种
    李硕
    2018, 56(1):  25-44. 
    摘要 ( )   PDF (82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中始新世依希白拉组内发现的晚叉额雷兽属新种-马氏晚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mae sp. nov.)是新疆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雷兽头骨化石。标本为一件不完整的头骨,缺失鼻骨,前颌骨,部分上颌骨和泪骨。新种具有眶上突较粗大,额骨宽阔平坦,臼齿有中心窝,臼齿舌侧齿带前部上的齿尖不发育,M3无次尖等晚叉额雷兽属的特征。新种的颧弓成向外扩的弓形,额顶嵴在后侧向内收缩弯曲的弧度更大,外耳道较为倾斜,枕柱上方有舌状的突起,与唯一的属型种娇晩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formosus)明显不同。马氏晚叉额雷兽同属型种关系最近,两者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同为雷兽亚族(Brontotheriina)的基干类群,但是两者是否为后者的姊妹类群尚无法确定。和属型种一样,马氏晚叉额雷兽在演化程度上与内蒙古伊尔丁曼哈期的谷氏原雷兽(Protitan grangeri)接近,但与同时期地理位置更近的哈萨克斯坦的雷兽Aktautitan hippopotamopus相比,马氏晚叉额雷兽较原始,表明新种所在的地层时代很可能要早于发现A. hippopotamopus地层。三个泉剖面依希白拉组伊尔丁曼哈期内以前发现的化石较少,此次马氏晚叉额雷兽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晚叉额雷兽属的地理分布,亦为依希白拉组内存在伊尔丁曼哈期的沉积提供了新的佐证。  
    中国西北新生代犀牛古生态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Dana BIASATTI,王 杨,邓 涛
    2018, 56(1):  45-68. 
    摘要 ( )   PDF (17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牙齿釉质的全样和系列碳、氧同位素分析,重建了甘肃临夏盆地25~2.5Ma期间犀牛的食性和环境。其结果支持先前根据牙齿和头骨-肢骨形态做出的一些推断,并对部分属的古生态提出了新的看法。同位素结果支持如下的推断:晚渐新世的巨犀Paraceratherium生活于森林环境,而与其共生的异角犀Allacerops栖息地相对开阔,食性特化程度低;中中新世的西班牙犀Hispanotherium在开阔领地上取食草本植物,而同时代的奇角犀Alicornops在森林环境中具有更特化的食性;晚中新世的副板齿犀Parelasmotherium在开阔的稀树草原上取食草本植物。与先前认为无鼻角犀Acerorhinus和额鼻角犀Dicerorhinus生活于森林化环境的推断不同,数据指示这两种犀牛也生活于开阔的稀树草原环境。同位素结果未能得出伊朗犀Iranotherium的确切生活环境,但支持先前认为它特化为C3草本植物取食者的推断。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唇犀Chilotherium在晚中新世的大多数时间内是森林生活者,但其在晚中新世末期占据了更开阔的环境。此外,分析结果与先前的推断一致,即上新世的山西犀Shansirhinus和更新世的披毛犀Coelodonta是开阔生活环境中的食草者。最后,碳同位素数据支持在此项研究中的所有犀牛都是纯C3取食者,确认C4植物不是临夏盆地从25Ma到2.5Ma期间植被的重要成分。 
    河北泥河湾及隆化新发现原始牛化石
    同号文,陈  曦,张  贝,王法岗
    2018, 56(1):  69-92. 
    摘要 ( )   PDF (60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始牛(Bos primigenius)化石新材料包括泥河湾盆地禾尧庄的1件角心、上沙嘴的1件肱骨和承德隆化的1件肱骨、1件胫骨、1件踝骨、2件跟骨和3件距骨;其中上沙嘴的肱骨化石长达457.3 mm, 代表迄今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大原始牛个体,也是该种的最大记录之一,推算其所属动物的肩高接近2 m; 北京门头沟珠窝的原始牛头骨的眶后宽度及角心周长数据也是该种的最大记录之一;禾尧庄的角心标本稍小,但也比晚更新世多数同类要大;这些巨大的化石与欧洲中更新世晚期同类十分接近,其时代也应当与之相当,为中更新世晚期;过去认为原始牛在我国只出现于晚更新世地层,但现在看来该种在中更新世晚期就已扩散到中国。东欧及北亚的最新化石证据表明,过去认为与原始牛共生的晚更新世化石组合的常见属种早在中更新世晚期或更早时期就已出现,其中包括灰狼、虎、真猛犸象、马、真披毛犀、野猪、诺氏驼、赤鹿、驼鹿及草原野牛等。最新测年数据也表明中国北方有几个含原始牛化石的遗址是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本文认为华北和西北地区个体巨大的原始牛,代表中更新世晚期,而个体较小的则可能代表晚更新世或全新世;近些年在东北地区发现大量原始牛化石,但其中少见个体巨大者。在我国,原始牛化石分布只局限于北方及淮河过渡区,而在南方及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均未发现此类化石;因此,有人提出原始牛很可能是在中更新世中、晚期通过中亚走廊(Central Asian Corridor)进入中国。不过,近些年在非洲也发现了一些牛属(Bos)化石,因此有人又提出了牛属非洲起源的“奥杜威牛–牛属演化谱系”(Pelorovis–Bos lineage), 但该学说所依据的奥杜威牛化石材料,在形态结构上与牛属相去甚远,难以归入同类;此外,非洲可靠的牛属化石记录均未超过1 Ma。本文作者支持传统的牛属“南亚起源学说”,因为在南亚西瓦里克地区发现的早期牛属化石不仅时代更古老(早于2 Ma), 并且在形态上与原始牛更为相似。中国北方的原始牛化石主要发现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松嫩平原的河湖相堆积层,仅极个别出现于黄土地层;由此推断原始牛可能更喜欢水系发育的林缘和/或沼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