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5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9-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后记
    王元青
    2012, 50(3):  . 
    摘要 ( )   PDF (1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回顾及存在问题
    王元青,孟 津,金 迅
    2012, 50(3):  181-203. 
    摘要 ( )   PDF (2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回顾了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主要地点的位置以及地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不同地点或地区分析了二连盆地古近系划分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对化石产地的地名和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内蒙古四子王旗额尔登敖包晚始新世紧齿犀类一新属
    白 滨,王元青
    2012, 50(3):  204-218. 
    摘要 ( )   PDF (17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内蒙古四子王旗额尔登敖包晚始新世乌兰戈楚组(?)(中白层)的紧齿犀亚科(Eggysodontinae)一新属种:邱氏原紧齿犀(Proeggysodon qiui), 标本为破损的下颌骨。新属种与其他渐新世紧齿犀的区别在于个体较小,具有两对发育的铲形下门齿,下前臼齿没有臼齿化,p4的下斜脊更向舌侧倾斜延伸,下臼齿下斜脊与下次脊连接处呈角状,下臼齿无颊侧齿带。紧齿犀类和柯氏犀类(forstercooperes)可能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它们具有以下的共近裔性状:短而粗壮的大犬齿,相对短的齿隙(犬齿和前臼齿之间),下颌联合部短而高,从而使门齿趋向直立。新标本的发现填补了早-中始新世柯氏犀类和渐新世紧齿犀类在时代上的空白,也使紧齿犀类成为欧洲始新世/渐新世之交的“大间断”之后哺乳动物群自亚洲迁入欧洲的又一例证。
    内蒙古额尔登敖包中始新世戈壁兔(哺乳纲:兔形目)新材料
    Lucja Fostowicz-Frelik, 李传夔,孟 津,王元青
    2012, 50(3):  219-236. 
    摘要 ( )   PDF (35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来自内蒙古二连盆地的戈壁兔新材料,并命名了一个戈壁兔新种Gobiolagus aliwusuensis sp. nov.。化石产于额尔登敖包剖面中阿里乌苏地点,传统地层划分中的下红层,时代约为中始新世。该种具有中等个体,P3主尖前壁具有小的附尖,P4颊侧有两个明显的尖。这些化石材料保存了戈壁兔材料中仅有的完整上齿列,其中的P2和M3形态是首次报道,为了解亚洲早期兔形类的演化增加了新的信息。
    内蒙古二连盆地呼和勃尔和剖面中始新世仓鼠类化石
    李 茜
    2012, 50(3):  237-244. 
    摘要 ( )   PDF (1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二连盆地呼和勃尔和剖面伊尔丁曼哈组底部砂岩中的3种仓鼠类化石:内蒙古祖仓鼠(新种) Pappocricetodon neimongolensis sp. nov., 中条祖仓鼠(相似种)Pappocricetodon cf. P. zhongtiaensis和祖仓鼠(未定种)Pappocricetodon sp.。P. neimongolensis的特征是有P4或者DP4; M1前附尖细小,前叶小,原尖前棱通常至原小尖横向延伸,再转向前颊侧与前附尖相连,无原尖后棱,原小尖与前尖通过前脊相连;M2原尖后棱较为发育;M3次尖不退化;m1下后尖比下原尖位置靠前;m2下原尖后棱完整,连接下后尖或直达下后尖基部;m3不退化,下外脊S型。新种形态与早期仓鼠类Pappocricetodon antiquus接近,但又略显原始。同时,在该层位还出现有M1前叶已经增大的Pappocricetodon sp.和中脊发育的Pappocricetodon cf. P. zhongtiaensis, 表明当时仓鼠类已出现多样化,其起源可能要早于中始新世的伊尔丁曼哈期。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古近纪中兽科(哺乳动物纲)新材料
    金 迅
    2012, 50(3):  245-257. 
    摘要 ( )   PDF (30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近年来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东部呼和勃尔和地区以及巴彦乌兰早古近纪地层中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共计4属6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和发现于阿山头组底部的努和廷中兽新种(Mesonyx nuhetingensis sp. nov.)。新种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的特点是:p4为最长下颊齿以及p3和p4舌侧有弱的齿带。其余属种包括:Dissacus serratus, Dissacus sp., Mesonyx uqbulakensis, Mongolonyx dolichognathus和Harpagolestes leei。总结了该地区中兽演化的总体趋势:体形逐渐大型化,取食习惯从主动捕猎逐渐转向食用腐尸及骨骸。
    内蒙古二连盆地冠齿兽科(哺乳纲,全齿目)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毛方园,王元青
    2012, 50(3):  258-280. 
    摘要 ( )   PDF (47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 & Granger, 1931、E. obailiensis Gabunia, 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 & Qi, 1982和M.? minor Qi, 1987的个体大小、上前臼齿前尖V形脊角度、原尖前后棱发育程度、上下臼齿脊形化程度和尖脊形状及位置等特征与E. mongoliensisOsborn, 1924一致,应视为后者的次主观异名;M. xintaiensis Chow & Qi, 1982应归入Eudinoceras属,变更为E.xintaiensis; Metacoryphodon为无效命名,应予废除。厘定后的Eudinoceras属共含有6个有效种:E. zhichengensis Lei et al., 1987、E. youngi Xu, 1980、E. xintaiensis Chow & Qi, 1982、E.mongoliensisOsborn, 1924、E. crassum Tong & Tang, 1977和E. sishuiensis Wang, 1994。修订了Eudinoceras属和E. mongoliensis种的齿列特征。将二连盆地冠齿兽类化石的产出层位对应至该盆地重新厘定的地层框架中,E. mongoliensis集中在阿山头组,能确定的最早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底部的AS-1层,最晚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上部的AS-5层,其时代为早始新世中期,约为53~49 Ma。
    内蒙古大庙中中新世上猿化石地点的鼠兔科化石
    张兆群,Anu Kaakinen, 王李花,刘丽萍,刘 艳,傅铭楷
    2012, 50(3):  281-292. 
    摘要 ( )   PDF (1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鼠兔科虽然是地质历史时期较为繁盛的一个门类,但现在仅有一个属(鼠兔属Ochotona)。Ochotona被认为与Bellatona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可能是由后者衍生而来。详细描述了内蒙古大庙上猿化石地点发现的鼠兔科化石,识别出一种古老类型Desmatolagus moergenensis以及其他三个种Bellatona cf. B. forsythmajori, Bellatonoides eroli, Ochotona cf. O. lagreli。归入Bellatona, Bellatonoides和Ochotona的这三个种的p3具有相似的形态,并呈现出连续变化的特征。Bellatona的p3具有两个唇侧褶沟,但无舌侧褶沟;Bellatonoides的p3具有浅的舌侧前褶沟,但与唇侧前褶沟分开较宽;Ochotona的p3则具有深的舌侧前褶沟,与唇侧前褶沟之间仅以很窄的齿质桥连接。M2从无后突起、较小的后突起至发育的后突起,也呈现出连续变化的特征。中间颊齿则难以区分。因此,推测这三个种之间存在连续的线性演化关系,Ochotona可能直接起源于Bellatonoides。磁性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显示该地点的年代约为12 Ma, 与根据分子钟推测的Ochotona的分化时间基本一致。
    生物古地理、分子分异时间及化石纪录:古中华貂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的新材料
    王晓鸣,曾志杰,竹内哲二
    2012, 50(3):  293-307. 
    摘要 ( )   PDF (7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 (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 palaeosinensis。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上裂齿唇侧具有一个孤立的小齿根。因此在众多的化石和现生貂中,这些具有多一个小齿根的种类可以归入它们自己的一个分支,并重新启用已建立的Pekania属来区别于其他种类。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系统研究也趋于把北美的fisher与中、南美的Eira及北半球的狼獾(Gulo)并列,甚至指示它可能是狼獾的姊妹群。因此把fisher独立归入Pekania属中可能是未来的方向。2009年我们在内蒙古阿巴嘎旗宝格达乌拉组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古中华貂的上颌。这是该种在内蒙古的首次发现,借此机会对目前的分子系统关系、分异年代及化石记录进行综合探讨。虽然保德和宝格达乌拉的古中华貂在时代上与分子钟估算的5~8 Ma比较一致,狼獾的化石记录却远比古中华貂的老(可以追到11 Ma左右)。如果狼獾确实是fisher的姊妹群或与它并系的话,那么fisher的分异时间也可能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