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5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6-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内蒙古上白垩统窃蛋龙科一新属种及其地层学意义
    徐星,谭庆伟,王烁,舒柯文,洪大卫,韩凤禄,马檠宇,谭林,肖东
    2013, 51(2):  85-101. 
    摘要 ( )   PDF (4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临河巴彦满达呼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的窃蛋龙科新材料并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戈壁乌拉特龙(Wulatelong gobi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种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科成员的独特特征:外鼻孔大而细长,腹端低于前上颌骨中部;上颌骨的颧骨支呈带状,并向后延伸至眶前隔之后,叠覆于颧骨外侧面;外侧视,上隅骨的前背突基部收缩。戈壁乌拉特龙具有一些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不具有的近祖特征,而与更原始的窃蛋龙类接近,说明戈壁乌拉特龙代表了窃蛋龙科中一个相对原始的属种。这些近祖特征包括:下颞颥孔的背缘较窄,泪骨的前突和后突相对较长,外翼骨和外下颌孔的位置都相对靠后,肩胛骨短而纤细,肠骨的耻骨茎较坐骨茎向腹侧延伸更长并前后向更宽,坐骨较短,以及第三跖骨近端侧扁等。因此戈壁乌拉特龙的系统发育位置可能居于原始窃蛋龙类和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之间。对巴彦满达呼恐龙动物群的初步分析支持巴彦满达呼红层代表了蒙古高原戈壁地区上白垩统红层中的最早沉积层位的结论。
    江西萍乡地区晚白垩世副蜂窝蛋类一新蛋种
    邹松林,王强,汪筱林
    2013, 51(2):  102-106. 
    摘要 ( )   PDF (4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采自江西省萍乡地区上白垩统周田组的恐龙蛋化石,记述了蜂窝蛋科(Faveoloolithidae)副蜂窝蛋属(Parafaveoloolithus)一新蛋种。材料包括一枚较完整的蛋和若干破碎蛋壳。根据蛋壳弦切面呈蜂窝状结构,径切面蛋壳中、上部局部呈现由6~10个以上壳单元成群聚集一起等特征,将其订为一新蛋种——萍乡副蜂窝蛋(Parafaveoloolithus pingxiangensis oosp. nov.)。
    重庆晚侏罗世两处兽脚类足迹组合与四川盆地侏罗纪地层
    邢立达,Martin G. LOCKLEY,陈伟,Gerard D. GIERLIŃSKI,李建军,W. Scott PERSONS IV,松川正树,叶勇,Murray K. GINGRAS,王昌文
    2013, 51(2):  107-130. 
    摘要 ( )   PDF (25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市已报道了4处侏罗纪的恐龙足迹点,包括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的大足化石点,该地点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蜥脚类行迹;另外两处化石点(南岸和金鸡)的层位曾被视为中或上侏罗统,这里首次将其确认为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第4处化石点(成渝), 本文全部作者目前都未曾观察,这里不做描述。南岸化石点是南岸重庆足迹(Chongqingpus nananensis)模式标本的所在地,位于重庆市中心,曾发现过大量兽脚类足迹,如今已消逝在城市化进程中。幸运的是,这批标本被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本文作者曾前后两次对其进行研究,并得出文中的结论。南岸重庆足迹为中型足迹(平均长约29 cm), 最可能被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所囊括,这批标本中有一些保存着边界不清的拇趾迹。该化石点的其他足迹被归于似异样龙足迹(cf. Anomoepus)。其他较小的、来自重庆市周边中侏罗统中部的足迹此前已被归于跷脚龙足迹(Grallator)。金鸡化石点保存了一条孤立的兽脚类行迹,因其粗壮的特征而被暂时归于似窄足龙足迹(cf. Therangospodus)。金鸡点的行迹也保存了非连续出现的拇趾迹。虽然重庆市和四川盆地及其周边更广泛地区之侏罗纪地层发现的兽脚类足迹日渐增多,但要明确其确切地质年龄及有效的足迹分类依然需要进一步工作。这是因为侏罗纪的恐龙足迹尽管丰富,但显示出连续变化的形态学特征,而保存状况的变化更使其难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出定义与鉴别。
    临夏盆地早中新世上庄组的巨獠犀门齿化石
    邓涛
    2013, 51(2):  131-140. 
    摘要 ( )   PDF (37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理范围与巨犀重合,但巨獠犀的化石地点和个体数量都相当稀少。巨獠犀的下颌形态功能特点指示其生活于晚始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南亚和中亚干旱环境地带中镶嵌分布的少量近水环境。巨獠犀在中中新世之前彻底绝灭,其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也说明临夏盆地早中新世的环境特征与晚渐新世的疏林系统相似,而不同于中中新世的茂密森林。
    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的三趾马(Hipparion)化石
    孙博阳
    2013, 51(2):  141-161. 
    摘要 ( )   PDF (37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产自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地点的三趾马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其中一个种个体大、上颊齿窝内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马刺呈不对称的多分叉状、次尖呈颈状收缩。根据上述特征组合将其归为西氏三趾马(Hipparion theobaldi (Lydekker, 1877)), 该种在南亚的西瓦里克地区也有分布。另一个种个体小、上颊齿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下颊齿外谷窄而且浅。禄丰这一种与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的三趾马均有明显差异,故将其定为禄丰三趾马(新种)(Hipparion (Hipparion) lufengense sp. nov.), 该种在西瓦里克地区亦有分布。根据这两种三趾马的齿冠高度及褶皱情况判断,两个种均向适应粗硬食物的方向发展。在这两个种生活的时期里,禄丰以森林环境为主,而西瓦里克地区则向草原化方向发展。因此推断这两个种在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为寻求更加适宜的环境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山西三叠系二马营组和铜川组SHRIMP锆石铀-铅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刘俊,李录,李兴文
    2013, 51(2):  162-168. 
    摘要 ( )   PDF (9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集了山西省二马营组和铜川组共4个层位的火山凝灰岩,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仪上以铀-铅法测定其中锆石的年龄。二马营组上部的样品测年结果为245.9 Ma ± 3.2 Ma, 铜川组一段样品测年结果为243.1 Ma ± 3.9 Ma, 二段上部两个样品年龄为238.6 Ma ±2.6 Ma和234.6 Ma ± 6.5 Ma。结果表明出产陕北肯氏兽动物群的二马营组下部极有可能属于下三叠统,而铜川组时代可能从安尼期晚期到拉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