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5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10-20
    新疆塔里木盆地志留纪盔甲鱼类新知
    刘玉海, 朱敏, 林翔鸿, 卢立伍, 盖志琨
    2019, 57(4):  253-273.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524
    摘要 ( )   HTML ( )   PDF (493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新一轮野外考察和对原来塔里木志留纪盔甲鱼类再观察,取得了以下认识:1) 依据新增加的材料, 张氏南疆鱼(Nanjiangaspis zhangi)被厘定为一新属西域鱼(Xiyuaspis), 并确定其系统位置隶属修水鱼科(Xiushuiaspidae); 2) 潘氏小瘤鱼(Microphymaspis pani)曾被归于Xiushuiaspidae, 系缘于观察上的失误,通过再观察得出M. pani当属大庸鱼科(Dayongaspidae), 同时与其产于同一产地和层位的天山宽头鱼(Platycaraspis tianshanensis)系前者的同物异名;3) 经重新研究,产于柯坪克兹尔塔格组曾被视为节甲鱼类的标本实属盔甲鱼类,并被鉴定为一新的属种:残缺角鱼(Jiaoyu imperfectus); 4) 产于柯坪塔塔埃尔塔格组的汉阳鱼未定种(Hanyangaspis sp.)的前腹片和产于柯坪塔塔埃尔塔格组及巴楚依木干他乌组的锅顶山汉阳鱼(H. guodingshanensis)具雪花状纹饰的骨片,可能均属柯坪南疆鱼(Nanjiangaspis kelpinensis); 5) 根据所产盔甲鱼残缺角鱼(J. imperfectus), 将克兹尔塔格组的时代修订为早泥盆世。

    陕西府谷晚中新世巨鬣狗(Dinocrocuta gigantea)(食肉目:鬣狗科)颅基部形态研究
    熊武阳
    2019, 57(4):  274-307.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710
    摘要 ( )   HTML ( )   PDF (734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鬣狗(Dinocrocuta gigantea)之前曾因其特殊的乳齿特征而被排除于鬣狗科之外,而归入单独的中鬣狗科(Percrocutidae)。对一产自陕西府谷的巨鬣狗头骨后部进行了扫描和内部结构重建,详细描述了颅基部内外形态,并与其他猫形类进行了对比。巨鬣狗在颅基部显示出了鬣狗科的典型模式,支持将其置于鬣狗科之内的传统观点,而中鬣狗科的有效性则值得怀疑。巨鬣狗的颅基部还具有很多独特特征,暗示其可能是鬣狗科的一个早期旁支。

    记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䶄亚科(Arvicolinae)和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五新种
    郑绍华, 张颖奇, 崔宁
    2019, 57(4):  308-32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725
    摘要 ( )   HTML ( )   PDF (204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因产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众多的旧石器地点而久负盛名。为弄清盆地地层的年代范围,近年开展了包括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孢粉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目前主要分歧在于对泥河湾层的年代学认识,表现在生物地层学与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不一致。新种化石材料即是从甄选的典型剖面中采集的。䶄亚科和鼢鼠亚科由于演化趋势明显并且容易量化、演化速率快,对晚新生代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鉴于此,对产自泥河湾盆地的䶄亚科三个新种(泥河湾模鼠Mimomys nihewanensis sp. nov.、简齿松田鼠Pitymys simplicidens sp. nov.、前中华波尔索地鼠Borsodia prechinensis sp. nov.)及鼢鼠亚科两个新种(稻地上新鼢鼠Pliosiphneus daodiensis sp. nov.、铺路上新鼢鼠P. puluensis sp. nov.)进行了简要记述,以期对泥河湾盆地生物地层学框架的建立有所帮助,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为泥河湾层的年代学认识提供新证据。

    浙江义乌恐龙蛋化石新类型及对南马东阳蛋的修订
    张蜀康, 谢俊芳, 金幸生, 杜天明, 黄美燕
    2019, 57(4):  325-333.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107
    摘要 ( )   HTML ( )   PDF (252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义乌市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恐龙蛋化石,外表面上具有大致相互平行的波状分枝裂隙。这种奇特的纹饰表明这种蛋不属于已知的任何蛋科。有趣的是,它们与曾经被归于树枝蛋科的南马东阳蛋(Dongyangoolithus nanmaensis)有一些相同的蛋壳显微特征:外表面的分枝裂隙和被巨大空腔分隔的壳单元集合体。考虑到地点和层位都很接近,这一新类型的恐龙蛋和南马东阳蛋应被归于一新蛋科。由于这种新类型恐龙蛋的壳单元集合体及裂隙的形态不同于南马东阳蛋,因此又建立了一个新的蛋属、蛋种——赤岸多裂隙蛋(Multifissoolithus chianensis)。新蛋科与圆形蛋科的圆形蛋属(Spheroolithu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还具有一种过渡型的气体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