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北界的新近纪脊椎动物化石记录了至少三次大规模的食肉类动物迁移,物种在北美和欧亚大陆之间双向交流。参与这些大规模迁移的类群以及其事件发生的地质年代被认为受白令陆桥过滤性机制主导,但是目前对于在这三波主要的迁移事件之外更罕见的其他物种迁徙现象却缺乏类似的框架来诠释。针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晚中新世Black Hawk Ranch (黑鹰牧场)和Cuyama Valley (库亚玛谷)动物群里还未报道的小型食肉类化石进行了描述和研究。结果显示鼬科Sthenictis, Hoplictis两个属和小熊猫科Alopecocyon属在北美洲西部的化石记录相对这些属在其它全北界的化石出现时代更晚,这表明北美洲西部沿岸的迁移路线可能代表了比内陆地区更为稳定和有利的生态环境,甚至可能作为残遗种的保护区。居住于现代沿海生态过渡地区的哺乳动物群拥有同时利用海生和陆生资源的地理优势,这一现象指示晚中新世时期,加州、奥勒冈州及华盛顿州一带的生态环境条件可能是促进跨大陆迁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